[实用新型]一种极耳折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45559.0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55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宁;杨永超;杨占杰;杨国乾;马强;常国佼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鑫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1/10 | 分类号: | B21D11/10;H01M50/531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胡明强 |
地址: | 4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极耳折弯装置。所述极耳折弯装置包括固定板和折弯板;固定板包括第一支撑面,第一支撑面用于支撑电池电芯;折弯板连接于固定板的一侧,折弯板包括第二支撑面,第二支撑面用于支撑电池电芯上的极耳,且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支撑面具有高度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耳折弯装置可用于折弯电池的极耳,能够解决人工折弯极耳时极耳折弯程度及折弯位置不易确定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耳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锂电池组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电芯的极耳焊接在一起,为保证焊接效果,在焊接前通常需要将极耳折弯后再进行后续焊接作业。
相关技术中,通常通过人工手动折弯极耳。然而,人工手动折弯极耳时,由于缺乏有效支撑且力度难以掌控,容易导致极耳折弯程度及折弯位置不同,影响锂电池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耳折弯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极耳折弯程度及折弯位置不易确定、极耳折弯一致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极耳折弯装置,包括: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用于支撑电池电芯;
折弯板,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折弯板包括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用于支撑电池电芯上的极耳,且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第二支撑面具有高度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耳折弯装置可用于折弯极耳。具体地,可将电池电芯放置于固定板的第一支撑面上,并将电池电芯上的极耳放置于折弯板的第二支撑面上。由于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具有高度差,能够形成一个用于折弯的阶梯面,这样,当电池电芯及极耳放置于极耳折弯装置上后,极耳能形成一个与折弯阶梯面形状相同的折弯。利用上述极耳折弯装置折弯极耳时,极耳的折弯形状、折弯角度及折弯位置固定,折弯过程中受人工影响较小,极耳折弯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第二支撑面相平行,所述折弯板还包括侧壁,所述侧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且所述侧壁与所述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相垂直。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第一支撑面与折弯板侧壁之间成90°,第二支撑面与折弯板的侧壁之间也成90°,利用该极耳折弯装置能够将极耳折弯9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面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极耳的卡槽。通过设置卡槽,能够定位极耳,减小折弯误差,提升极耳折弯的准确度及一致性。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为长条形凹槽,且所述卡槽的深度大于所述极耳的厚度,所述卡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极耳的宽度。采用上述结构设计,能够保证卡槽的定位和使用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面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电池电芯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卡槽的延伸方向相同。通过设置容置槽,能够定位电池电芯减小折弯误差,提升极耳折弯的准确度及一致性。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为半圆柱形凹槽。采用上述结构设计,能够保证容置槽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面上间隔设有多个尺寸相同的所述卡槽,所述第二支撑面上与多个所述卡槽对应位置处设有多个尺寸相同的所述容置槽。采用上述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升极耳折弯装置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所述折弯板上间隔设有多个尺寸不同的所述卡槽,所述固定板上与多个所述卡槽对应位置处设有多个尺寸不同的所述容置槽。采用上述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升极耳折弯装置的实用性及适用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面高于所述第一支撑面。采用上述结构设计,使用方便,且可靠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鑫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鑫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455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