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分布式能源站的烟气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70726.7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33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苏振江;苏奇;郑晓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45/12 |
代理公司: | 洛阳润诚慧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3 | 代理人: | 韩战涛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分布式 能源 烟气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分布式能源站的烟气处理系统,包括旋风除尘器和电控盒,所述旋风除尘器的侧面安装有进气管,所述旋风除尘器的顶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吸收塔,所述吸收塔的侧面设置有吸收塔供液系统,所述进气管的外部设置有辅助系统,所述旋风除尘器的出气口内部安装有安装板,能够较为充分的对氮氧化合物吸收的溶液进行使用,从而提高了溶液的利用率,先除尘后吸收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减少使用后的溶液内部的灰尘含量,便于对为被充分使用的溶液进行再次的使用,通过向含有氮氧化合物烟气的内部充入水蒸气,通过水先与氮氧化合物进行混合,从而便于在吸收塔中对氮氧化合物进行快速彻底的吸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质分布式能源站的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质分布式能源站是对废弃的生物质进行燃烧或者加热,然后产生相应的能量的装置,在生物质进行燃烧或者加热后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和灰尘,如果不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就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目前的市面上随存在着一些对氮氧化物和灰尘进行处理的装置,但是存在着处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分布式能源站的烟气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先除尘在对氮氧化合物进行处理的方式对烟气进行处理,能够较为有效的对烟气中的灰尘和氮氧化合物进行处理。
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质分布式能源站的烟气处理系统,包括旋风除尘器和电控盒,所述旋风除尘器的侧面安装有进气管,所述旋风除尘器的顶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吸收塔,所述吸收塔的侧面设置有吸收塔供液系统,所述进气管的外部设置有辅助系统。
所述旋风除尘器的出气口内部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固定有鼓风机。
所述吸收塔的塔壁中对应连接管的位置处开设有进烟槽,所述进烟槽的顶端开设有出烟槽,所述出烟槽倾斜向下设置,所述连接管内部的烟气通过进入到进烟槽内后通过出烟槽排出,所述出烟槽的底端侧面开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与出烟槽之间的吸收塔内壁上安装有倾斜向下的挡环。
所述吸收塔供液系统包括混合箱,所述混合箱通过导流管连接有水泵二,所述吸收塔的内壁中的出烟槽上方位置处开设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的顶端开设有倾斜向上的溢流槽,所述水泵二的出水端设置在蓄水槽的内部,所述吸收塔的内壁溢流孔下方的位置处安装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底端安装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贯穿且延伸至吸收塔的外部并与混合箱连接,所述收集槽下方的吸收塔内部设置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侧面安装有进液管。
所述储液箱通过导管连接有水泵一,所述水泵一的出水端设置在混合箱内,所述吸收塔与混合箱之间的排出管底端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混合箱之间的排出管上以及排污管上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混合箱的底端以及吸收塔内部的排污管中均设置有PH传感器。
所述辅助系统包括包裹设置在进气管外部的蒸发箱,所述蒸发箱上设置有注液管,所述连接管的外部设置有安装管,所述蒸发箱通过蒸汽导出管与安装管连接,所述安装管上对应连接管内腔的位置处安装有喷头。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分布式能源站的烟气处理系统,能够较为充分的对氮氧化合物吸收的溶液进行使用,从而提高了溶液的利用率,先除尘后吸收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减少使用后的溶液内部的灰尘含量,便于对为被充分使用的溶液进行再次的使用,通过向含有氮氧化合物烟气的内部充入水蒸气,通过水先与氮氧化合物进行混合,从而便于在吸收塔中对氮氧化合物进行快速彻底的吸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707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