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量化全封闭式电机机壳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71392.5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80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尚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凤阳汇能铸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8 | 分类号: | H02K5/18;H02K5/10;H02K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化 封闭式 电机 机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轻量化全封闭式电机机壳,包括机外壳,机外壳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机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后密封圈,后密封圈的内侧设置有后连接端,后连接端的外侧设置有后端盖,后端盖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后端盖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螺栓,螺栓的表面设置有防松垫圈,防松垫圈的一侧设置有螺母,机外壳的另一侧设置有前密封圈;该轻量化全封闭式电机机壳通过设置热传递弧板,能够快速的将机内壳内部的热量快速的传递至机外壳处,通过散热片,使得该轻量化全封闭式电机机壳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从而提高了该轻量化全封闭式电机机壳内部工作元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机壳技术领域,具体为轻量化全封闭式电机机壳。
背景技术
电机机壳能够很好的对电机进行保护,而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按用途可划分为:驱动用电动机和控制用电动机。驱动用电动机具体还可划分为:电动工具(包括钻孔、抛光、磨光、开槽、切割、扩孔等工具)用电动机、家电(包括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空调器、录音机、录像机、影碟机、吸尘器、照相机、电吹风、电动剃须刀等)用电动机及其他通用小型机械设备(包括各种小型机床、小型机械、医疗器械、电子仪器等)用电动机,而控制用电动机具体可划分:步进电动机和伺服电动机等。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1、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轻量化全封闭式电机机壳的散热效果较差,一定程度上使得轻量化全封闭式电机机壳内部的工作元件的使用寿命不长久;
2、轻量化全封闭式电机机壳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噪音,而且,轻量化全封闭式电机机壳的密封性能较差,使用起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轻量化全封闭式电机机壳,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轻量化全封闭式电机机壳,包括机外壳,所述机外壳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机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后密封圈,所述后密封圈的内侧设置有后连接端,所述后连接端的外侧设置有后端盖,所述后端盖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后端盖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表面设置有防松垫圈,所述防松垫圈的一侧设置有螺母,所述机外壳的另一侧设置有前密封圈,所述前密封圈的内侧设置有前连接端,所述前连接端的外侧设置有前端盖,所述机外壳的表面固定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机外壳的内侧壁与热传递弧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热传递弧板的内侧设置有机内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密封圈的内侧与前连接端的外侧套接,所述前密封圈的内径尺寸与前连接端的外径尺寸大小相适配,所述后密封圈的内侧与后连接端的外侧套接,所述后密封圈的内径尺寸与后连接端的外径尺寸大小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端盖的内侧开设与前连接端相适配的前插孔,所述前端盖的内侧通过前插孔与前连接端的外侧插接,且前插孔的内径尺寸与前连接端的外径尺寸大小相适配,所述后端盖的内侧开设有与后连接端相适配的后插孔,所述后端盖的内侧通过后插孔与后连接端的外侧插接,且后插孔的内径尺寸与后连接端的外径尺寸大小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与螺栓相适配的通孔,所述螺栓通过通孔与固定板的表面插接,所述螺栓的外径尺寸与通孔的内径尺寸大小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端盖的顶部开设有与螺栓相适配的圆孔,所述螺栓通过圆孔与端盖的顶部插接,所述螺栓的外径尺寸与圆孔的内径尺寸大小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热传递弧板的另一侧与机内壳的一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片是由铝材质制成,所述热传递弧板是由铜材质制成,所述机外壳和机内壳均是由铝合金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凤阳汇能铸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凤阳汇能铸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713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煤矿矿井用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等速万向节三叉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