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检测器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72858.3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8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超;南光熙;管鑫;刘红旗;刘江涛;杨焕;顾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1 | 代理人: | 乔东峰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器 试验装置 | ||
一种检测器试验装置,所述检测器试验装置包括: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配置为首尾相接的环形;检测器,配置为所述循环管路中移动以识别所述循环管路内的缺陷;流体存储装置,配置为存储流体,所述流体存储装置通过流体回收管路与所述循环管路连通,用于回收循环管路中的流体;以及流体泵,与所述流体存储装置连通并通过流体输出管路与所述循环管路连通,配置为将流体存储装置中的流体传输至循环管路中以驱动所述检测器在循环管路中移动。采用该检测器试验装置可以保证检查器性能的检测效果,占用空间小,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器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是石油、天然气长距离运输的重要方式,管道在高压、长距离、恶劣外部环境下工作,由于传输介质腐蚀、应力、施工破坏、自然灾害等各种原因会造成管壁上产生各类缺陷,这些缺陷对管道的安全运行具有很大危害性,及早对缺陷进行检测是指导管道维修工作、维护管道完整性的重要手段。目前,管道缺陷比较常见的在役检测方法是管道内检测技术,即采用检测器在管道内运动以检测管道缺陷,例如管道内壁缺陷,如凹陷,凸起,形变等。检测器可以通过试验对其性能进行全面试验和测试,具体地,在已知缺陷的管道内移动检测器,例如采用牵拉的方式,使得检测器移动通过管道,完成对已知缺陷的识别和标定,进而来确定检测器的检测性能。
目前,现有管道内检测器的性能测试大多采用的是直线牵拉检测器试验装置,试验用的管路设计过短,人为设计的缺陷数量较少,不能有效地覆盖更多类型的缺陷,影响对缺陷量化算法的有效测试覆盖,会影响检测器性能的检测效果,试验用的管路过长,会增加成本,且占用较大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器试验装置,所述检测器试验装置包括: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配置为首尾相接的环形;检测器,配置为所述循环管路中移动以识别所述循环管路内的缺陷;流体存储装置,配置为存储流体,所述流体存储装置通过流体回收管路与所述循环管路连通,用于回收循环管路中的流体;以及流体泵,与所述流体存储装置连通并通过流体输出管路与所述循环管路连通,配置为将流体存储装置中的流体传输至循环管路中以驱动所述检测器在循环管路中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循环管路包括:循环管路本体段;以及检测器安装段,与所述循环管路本体段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检测器安装段配置为设置所述检测器至所述循环管路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循环管路包括至少一个缺陷管路段,所述缺陷管路段内壁上设置预设的缺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循环管路为矩形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矩形环的至少一个角为圆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循环管路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管路段和第二管路段,所述流体输出管路包括主输出管路、第一输出支路以及第二输出支路,所述主输出管路与所述第一输出支路、第二输出支路连通于一三通位置,所述第一输出支路和第二输出支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路段和第二管路段相连通,所述流体回收管路包括第一回收管路和第二回收管路,所述第一回收管路和第二回收管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路段和第二管路段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出支路与所述第一管路段连通于所述第一管路段的第一中间位置,所述第二输出支路与所述第二管路段连通于所述第二管路段的第二中间位置,所述第一输出支路和第二输出支路的组合将所述循环管路划分为第一分管路和第二分管路,所述第一回收管路与所述第二分管路连通于第一连通位置,所述第二回收管路与所述第一分管路连通于第二连通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器试验装置还包括:第一开关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出支路中;第二开关阀,设置在所述第一中间位置和所述第一连通位置之间的循环管路中;第三开关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回收管路中;第四开关阀,设置在所述第二输出支路中;第五开关阀,设置在所述第二中间位置和所述第二连通位置之间的循环管路中;以及第六开关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回收管路中,其中,所述第一至第六开关阀分别配置为控制它们所在管路中的流体的流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未经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728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噪音加湿器
- 下一篇:一种横剪机的料带整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