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潮汐河口淤泥处理的蜂巢格室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77023.7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49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凤;史高创;孙竹腾;张庆河;胡江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H01M8/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30035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潮汐 河口 淤泥 处理 蜂巢 模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潮汐河口淤泥处理的蜂巢格室模板,包括蜂巢格室,所述蜂巢格室的侧壁均热压有碳粉,所述蜂巢格室设置在矩形的支撑模板上;所述支撑模板长板侧对称的固定设置有与蜂巢格室长边侧格室数量相配对的支撑件,支撑模板宽板侧对称的设置有固定蜂巢格室宽边格室的绑扎带,支撑模板在长度方向上等间距的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件均穿入蜂巢格室长边侧的格室内将蜂巢格室撑开。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直接在潮汐河口的有水环境下施工,减少土工开挖与填埋和种植的步骤,对淤泥进行处理的蜂巢格室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淤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潮汐河口淤泥处理的蜂巢格室模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和农业污水不经处理进入河流、湖泊,导致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严重。大量污染物最终沉积到底部的淤泥中,一旦水体环境发生扰动,淤泥中的污染物将重新释放出来,形成二次污染。因此,研究水体污染淤泥的修复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传统的淤泥处理技术处理难度大且成本高,而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如何让淤泥处理变得更加环保、高效并降低处理成本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蜂巢土工格室主要用于河道护岸,施工过程需要进行土方开挖与填埋,通过将淤泥埋入土工格室内种植防护草对水质进行净化,过程较为复杂,并且施工过程不得见水。因此,现亟需一种能够直接在潮汐河口的有水环境下施工,减少土工开挖与填埋和种植的步骤,对淤泥进行处理的蜂巢格室模板和施工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够直接在潮汐河口的有水环境下施工,减少土工开挖与填埋和种植的步骤,对淤泥进行处理的蜂巢格室模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潮汐河口淤泥处理的蜂巢格室模板,包括蜂巢格室,所述蜂巢格室的侧壁均热压有碳粉,其特征在于:所述蜂巢格室设置在矩形的支撑模板上;所述支撑模板的边板对称的固定设置有与蜂巢格室边侧格室数量相配对的支撑件,支撑模板的边板均对称的设置有固定蜂巢格室的绑扎带,支撑模板上等间距的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件均穿入蜂巢格室边侧的格室内将蜂巢格室撑开;所述支撑件高于蜂巢格室,支撑件由铆钉构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在有水环境下进行施工,减少了土工开挖与填埋和种植防护草的步骤,简化施工步骤提升效率。支撑模板易于制作,可现场根据施工河口岸坡的宽度对应制作,方便快捷,并能在同一河口的河底内重复使用。通过在淤泥内压入格室侧壁热压有碳粉的蜂巢格室,加快了淤泥中的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分解速度,提高了淤泥处理效率,导电性能增强,提高了蜂巢格室整体的产电功率,不会破坏原生态环境和造成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蜂巢格室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蜂巢格室,2-支撑模板,3-支撑件,4-支撑板,5-绑扎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潮汐河口淤泥处理的蜂巢格室模板,包括蜂巢格室1,所述蜂巢格室1的侧壁均热压有碳粉,所述蜂巢格室1设置在矩形的支撑模板2上;所述支撑模板2的边板对称的固定设置有与蜂巢格室1边侧格室数量相配对的支撑件3,支撑模板2的边板均对称的设置有固定蜂巢格室1的绑扎带5,支撑模板2上等间距的固定设置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件3均穿入蜂巢格室1边侧的格室内将蜂巢格室1撑开;所述支撑件3高于蜂巢格室,支撑件3由易于穿入河底淤泥的铆钉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大学;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770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导管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百叶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