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用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78641.3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32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洪圣种;洪进榕;金范锡;朴文泉;李廷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耐斯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9 | 分类号: | B62D1/19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周积德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转向 装置 | ||
1.一种车辆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转向轴(40);
内管(30),包围上述转向轴(40)的外周;
柱形外罩(20),包围上述内管(30)的外周,伸缩槽(25)在一端开口并沿着轴方向形成;
挡块(80),与上述内管(30)相结合,当上述内管(30)沿着轴方向移动时,沿着上述伸缩槽(25)进行移动;以及
挡板(90),与上述挡块(80)相结合,当上述内管(30)沿着轴方向移动时,与上述挡块(80)一同沿着轴方向移动,形成有挡止部(70),当上述内管(30)处于沿着轴方向移动规定区间的状态时,上述挡止部(70)通过与在上述柱形外罩(20)所形成的挡止突起(21、22)相接触来限制上述内管(30)的轴方向移动,
若上述内管(30)在上述挡止部(70)与上述挡止突起(21、22)相接触的状态下沿着轴方向进一步移动,则上述挡板(90)从上述挡块(80)分离并被上述挡块(80)推动且发生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挡板(90)包括:
外侧板部(91),与上述挡块(80)相结合来配置于上述挡块(80)的外侧,形成有上述挡止部(70);
内侧板部(92),以与上述外侧板部(91)平行的方式配置在上述内管(30)的内部;以及
弯曲部(93),连接上述外侧板部(91)及上述内侧板部(92),与上述挡块(80)的一端对应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外侧板部(91)通过铆销(R1、R2)与上述挡块(80)及上述内管(30)相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挡块(80)的内侧面形成向形成于上述内管(30)的多边形孔(33、34)插入的多边形突起(83、84),
在上述挡块(80)中,与上述弯曲部(93)接触的部分由与上述弯曲部(93)的形状对应突出的曲面部(87)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外侧板部(91)的一端部两侧分别突出形成螺栓紧固部(91A、91B),
上述挡止部(70)通过螺栓(B1、B2)紧固在上述螺栓紧固部(91A、91B)。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内管(30)中,在向上述柱形外罩(20)的内部插入的末端形成沿着轴方向开口并用于配置上述弯曲部(93)的插入孔(35),
在上述挡块(80)的一端部内侧面突出形成通过向上述插入孔(35)插入来配置于上述内管(30)的内部的引导部(85),
在上述引导部(85)形成以由上述内侧板部(92)贯通并能够使其移动的方式配置的引导槽(8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挡块(80)的一端使得与上述弯曲部(93)相接触的部分由与上述弯曲部(93)的形状对应突出的曲面部(87)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挡止突起(21、22)由分别形成于上述伸缩槽(25)的两侧的一对挡止突起(21、22)形成,
在上述挡止部(70)形成分别与上述一对挡止突起(21、22)相接触的一对挡止突起(71、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耐斯摩有限公司,未经南阳耐斯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7864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多功能护膝仪控制器
- 下一篇:种植导板导环的安装取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