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口内接触法测量牙菌斑的离子选择性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79301.2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9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车会凌;谢婧荣;唐玺;邓雅尹;杜祎程;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马雯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接触法 测量 牙菌斑 离子 选择性 电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口内接触法测量牙菌斑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包括电极连接杆、外壳、空腔、接口一、内螺纹一、固定头、金属接线柱、导线、电极工作端、外螺纹、电极丝、离子敏感膜、填充腔、电极帽和接口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极工作端设置成弯曲状,便于医生在操作时到达患者的各个牙面,电极工作端的电极尖端微小,便于到达牙面狭小的窝沟点隙以顺利与微小的牙菌斑接触,电极工作端的工作电极采用具有一定韧性的树脂及尼龙材料,便于有效避免破碎,填充腔内部充填内充材料,便于保证该电极头尖端可安装多种不同响应原理的敏感膜,电极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缓冲液,便于电极工作端不使用时可以浸泡于缓冲液中保持活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选择性电极,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口内接触法测量牙菌斑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属于口腔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牙菌斑是指未矿化的细菌性沉积物,牢固地黏附于牙面、牙间和修复体表面或口腔其他软组织上,由黏性基质和嵌入其中的细菌所构成。根据所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两种。牙菌斑是龋病和牙周病的重要诱因之一,可通过口腔卫生措施进行清除。
现有的口内接触法测量牙菌斑pH值的离子选择性电极使用起来比较麻烦,现有的电极工作端大多采用玻璃制离子电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与患者的牙齿撞击而导致的破碎,而且现有的电极头尖端无法多种不同响应原理的敏感膜,适用范围狭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口内接触法测量牙菌斑的离子选择性电极。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适用于口内接触法测量牙菌斑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包括电极连接杆、外壳、空腔、接口一、内螺纹一、固定头、金属接线柱、导线、电极工作端、外螺纹、电极丝、离子敏感膜、填充腔、电极帽和接口二;所述电极连接杆、外壳、固定头和电极工作端构成该离子选择性电极的主体结构,所述电极连接杆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空腔,且电极连接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电极连接杆的一端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内螺纹一,且电极连接杆相对内螺纹一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接口一,且固定头与电极连接杆通过接口一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头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金属接线柱,所述金属接线柱位于固定头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线,所述电极连接杆靠近内螺纹一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电极工作端,所述电极工作端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外螺纹,且电极工作端通过外螺纹与电极连接杆固接,所述电极工作端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电极丝,所述电极丝的一端延伸至电极工作端的外侧,且电极丝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离子敏感膜,所述电极工作端的下侧还设置有填充腔,所述电极工作端的下端设置有电极帽,所述电极帽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接口二,所述电极帽与电极工作端之间通过接口二固接。
优选的,为了便于医生在操作时到达患者的各个牙面,所述电极工作端设置成弯曲状。
优选的,为了便于到达牙面狭小的窝沟点隙以顺利与微小的牙菌斑接触,所述电极工作端的电极尖端微小,并采用微型离子敏感膜。
优选的,为了便于有效避免玻璃制离子选择性电极在患者口腔中与牙齿撞击而导致的破碎,所述电极工作端的工作电极采用具有一定韧性的树脂及尼龙材料。
优选的,为了便于保证该电极头尖端可安装多种不同响应原理的敏感膜,所述填充腔内部充填内充材料。
优选的,为了便于电极工作端不使用时可以浸泡于缓冲液中保持活化,所述电极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缓冲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793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排水摩托车USB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利于太子参组培苗新型培养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