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抗压型信号传输盒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79738.6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8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G08B21/24;G08B7/06;F16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抗压 信号 传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抗压型信号传输盒,包括信号传输盒本体和外壳体,外壳体的一侧铰接有壳门,外壳体内壁的四周和壳门的内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六组减震器,六组减震器的一端分别与信号传输盒本体的四周相接触,外壳体的内部设有抗压组件,抗压组件包括四个固定轴,四个固定轴分别固定设置在外壳体内壁顶部的两边侧和内壁底部的两边侧,相邻的两个固定轴之间均活动连接有两个横梁和两个竖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外壳体全面包覆信号传输盒本体进行外保护,可以提高抗压能力,同时通过抗压组件的四个固定轴、八个横梁和八个竖梁相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信号传输盒的抗压能力,最大程度保护信号传输盒本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压型信号传输盒,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抗压型信号传输盒,属于信号传输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基于物联网的信号传输盒的作用是接收发射机发出的信号,过滤传输过程的干扰信号,传输设备需要的电信号。
现有的信号传输盒抗压能力差,使用过程中受到挤压容易变形,且现有的信号传输盒减震能力差,发生碰撞或摔落时容易损坏,影响使用寿命,同时发生挤压、碰撞或掉落时无法及时报警提醒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抗压型信号传输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信号传输盒抗压能力差以及减震能力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抗压型信号传输盒,包括信号传输盒本体和外壳体,所述信号传输盒本体设置在外壳体的内部,所述外壳体的一侧铰接有壳门,所述外壳体内壁的四周和壳门的内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六组减震器,六组所述减震器的一端分别与信号传输盒本体的四周相接触,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有抗压组件,所述抗压组件包括四个固定轴,四个所述固定轴分别固定设置在外壳体内壁顶部的两边侧和内壁底部的两边侧,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轴之间均活动连接有两个横梁和两个竖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八个所述横梁分别设置在八个竖梁的外侧,八个所述横梁的外侧和八个竖梁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横撑杆和若干个竖撑杆,若干个所述横撑杆的一端和若干个竖撑杆的一端分别与外壳体内壁的另一侧和壳门的内侧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体内壁四周的中部和壳门内侧的中部分别设有六个报警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六个所述报警组件分别包括六个套筒和六个滑柱,六个所述套筒分别固定设置在外壳体内壁四周的中部和壳门内侧的中部,六个所述套筒的一端分别滑动套设在六个滑柱的一端,六个所述滑柱的一端通过六个弹簧分别与六个套筒内壁的另一端连接,六个所述滑柱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设有六个轻触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体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通过六个并联的轻触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报警器为蜂鸣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组所述减震器的个数均为四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797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