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微调节阀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82063.0 | 申请日: | 2021-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68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章泽东;俞建耀;何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金山仪表阀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22 | 分类号: | F16K17/22;F16K1/48;F16K1/46;F16K3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17 | 代理人: | 阎忠华 |
地址: | 3114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微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微调节阀,包括阀体;其特征是所述阀杆上还设有平衡结构,所述阀芯组件包含阀芯,所述阀芯上安装有可拆卸的紧密件。该实用新型通过平衡结构的设置,在平衡结构、套筒和阀杆之间形成平衡腔,通过平衡腔的增加,并且将阀芯倒装,从而使阀前介质在流入阀体内时介质不仅对阀芯具有推力,还通过平衡腔对平衡结构形成推力,多增加一个力,促使作用在阀芯上的力有相对平衡的力,从而不会因阀前压力波动而导致阀后介质压力产生波动,提高控制精度;通过紧密件的设置,在密封时,使阀座与紧密件产生挤压,使紧密件随之变形,从而补偿精度误差,从而提高密封性,提高阀门控制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节阀,具体是指一种高精度微调节阀。
背景技术
调节阀在工作时其阀芯的初始位置处于打开状态;当阀前介质压力通过阀芯、阀座的节流后变为阀后介质压力,同时阀后介质压力经过阀后取压管直达上膜室作用在膜片上,其作用力与调节弹簧后的反作用力以及作用在阀芯上的力相平衡,从而控制阀后的压力,但是当阀前压力产生波动时,作用在阀芯上的力发生变化,使原本三个相互平衡的力失去平衡,从而使阀后压力也随之产生拨动,从而导致阀门的控制精度相对较差;并且目前很多的阀芯在关闭时,都是通过阀芯上的密封面与阀座接触而形成密封,但是对阀座和阀芯制作时的要求较高,配合误差必须非常小,否则则会产生泄漏,泄漏则导致阀门无法控制精度。为此,提出一种高精度微调节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提出一种高精度微调节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微调节阀,包括阀体、安装在阀体内的阀座、安装在阀体上的阀盖、活动安装在阀盖上的阀杆、安装在阀杆一端的阀芯组件以及安装在阀盖上且与阀杆连接的执行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阀杆上还设有平衡结构,所述阀芯组件包含阀芯,所述阀芯上安装有可拆卸的紧密件。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阀芯组件还包括安装在阀杆底部的阀芯固定座,所述阀杆上还设有限位台阶,所述阀芯安装在阀芯固定座和限位台阶之间,所述阀芯固定座通过螺母固定安装在阀杆上;所述阀芯上设有与紧密件相适配的安装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两侧还设有卡槽,所述紧密件上还设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块。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紧密件采用弹性件制成。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阀体内还通过阀座和阀盖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平衡结构与套筒滑动连接,所述平衡结构、套筒和阀杆之间形成有平衡腔。
本实用新型通过平衡结构的设置,在平衡结构、套筒和阀杆之间形成平衡腔,通过平衡腔的增加,并且将阀芯倒装,从而使阀前介质在流入阀体内时介质不仅对阀芯具有推力,还通过平衡腔对平衡结构形成推力,多增加一个力,促使作用在阀芯上的力有相对平衡的力,从而不会因阀前压力波动而导致阀后产生波动,提高控制精度;通过紧密件的设置,在密封时,使阀座与紧密件产生挤压,使紧密件随之变形,从而补偿精度误差,从而提高密封性,提高阀门控制精度。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平衡结构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阀芯组件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阀体;2、阀座;3、阀盖;4、阀杆;41、平衡结构;42、限位台阶;5、阀芯组件;51、阀芯;52、紧密件;53、阀芯固定座;54、安装槽;55、卡槽;56、卡块;6、执行机构;7、套筒;8、平衡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微调节阀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金山仪表阀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金山仪表阀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820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