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束接头固定装置以及天线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84271.4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13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钟耀聪;刘苑辉;杨仲凯;段红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03 | 分类号: | H01R9/03;H01R13/46;H01Q1/50;H01Q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杨佩 |
地址: | 5107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束 接头 固定 装置 以及 天线 组件 | ||
本公开涉及一种集束接头固定装置以及天线组件,该集束接头固定装置包括基座,基座的容置腔内具有至少两个弹性夹持结构、支撑底壁以及用于夹持集束接头线缆的线缆夹持结构;至少两个弹性夹持结构沿集束接头的周向间隔排布,以共同将集束接头夹持在容置腔内,且弹性夹持结构可在外力作用下解除对集束接头的夹持力,以使集束接头的法兰连接部可从容置腔的顶部伸出;基座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天线的反射板连接的连接结构,从而能够实现集束接头下沉和抬起两种状态的任意切换,均能够对集束接头进行固定和保护,且在装配一体式天线罩时能够避免集束接头与天线罩的干涉。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束接头固定装置以及天线组件。
背景技术
A(有源)+P(无源)混合制式天线有着集成度高、部署灵活、覆盖性能优以及部署周期短等优点,目前已在5G部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为了使无源天线低频增益最大化的同时有效的缩短天线整机的长度,现有技术往往需要在有源天线里植入无源低频振子,这就使得有源和无源天线部分需要跳线进行连接,而集束接头就是作为以上连接的重要载体,良好的固定和保护不仅能让天线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性能、而且还能在严酷的外部环境使用条件下保持指标和结构的稳定性。
而目前行业主流的天线罩封装多为采用一体式全罩封装形式,因此,如何使得集束接头在天线装配、调试、搬运过程中能被有效的固定和保护,且在天线罩装配过程中集束接头不会与天线罩干涉,封装装配完成后还能使集束接头得以固定和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集束接头固定装置以及天线组件。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集束接头固定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具有用于容置集束接头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具有至少两个弹性夹持结构、用于支撑所述集束接头的支撑底壁以及用于夹持所述集束接头的线缆的线缆夹持结构;
所述弹性夹持结构位于所述支撑底壁的上方,所述线缆夹持结构位于所述支撑底壁的下方;至少两个所述弹性夹持结构沿所述集束接头的周向间隔排布,以共同将所述集束接头夹持在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弹性夹持结构可在外力作用下解除对所述集束接头的夹持力,以使所述集束接头的法兰连接部可从所述容置腔的顶部伸出;
所述基座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天线的反射板连接的连接结构。
可选的,所述弹性夹持结构包括弹性臂以及弹性凸部;
所述弹性臂的一端与所述容置腔的腔壁连接,所述弹性凸部设置在所述弹性臂的另一端,且位于所述弹性臂的朝向所述集束接头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支撑底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集束接头进行限位的止挡结构,所述集束接头位于至少两个所述弹性夹持结构和所述止挡结构共同限定的空间内。
可选的,所述止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支撑底壁的周向间隔设置的止挡壁,所述止挡壁朝向所述容置腔的顶部方向延伸,所述集束接头位于所述支撑底壁上时,所述止挡壁位于所述集束接头的外侧。
可选的,所述容置腔内还具有用于对所述集束接头的法兰连接部进行导向的导向壁,所述导向壁位于所述弹性夹持结构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底部的连接推臂,所述反射板的对应所述连接推臂的位置具有可供所述连接推臂伸出至所述反射板底部的限位通孔。
可选的,所述连接推臂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推臂沿所述基座的周向间隔排布,且各所述连接推臂的延伸方向相同。
可选的,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底部的弹性延伸臂,所述弹性延伸臂朝向远离所述基座侧壁的方向延伸,所述弹性延伸臂的朝向所述反射板的一面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反射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匹配的限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842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