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废料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84613.2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65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斯海;曹留峰;吴志红;肖瑶;陆近涛;李燕;袁媛;范栋浩;范紫依;徐新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2C4/08 | 分类号: | B02C4/08;B02C4/28;B02C23/14;B02C23/16;B03C1/30 |
代理公司: | 南通鼎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42 | 代理人: | 朱建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废料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废料回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一号内腔与二号内腔,所述一号内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液压杆,且一号液压杆的顶端设置有磁铁机构,所述磁铁机构的内部包括有线圈,且线圈与一号液压杆相互固定连接。该建筑废料回收装置通过设置连接块与吸附板为铁质材料,使得线圈在通电时产生会产生磁性,进而对连接块产生吸附,同时使得吸附板产生磁性,可以对破碎辊破碎后的废料中的铁制品进行吸附,从而增加废料分离回收的效果,提高回收利用率,通过设置一号液压杆,使得被吸附板分离出的铁制品,通过一号液压杆的伸缩被投放到一号内腔的内部,从而实现废料回收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废料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筑行业的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施工现场通常会产生很多的建筑废料,传统的处理方法为露天堆放,或者填埋,如此处理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造成了资源浪费,然而建筑废料回收利用,成为了人民关注的焦点。
现有的建筑废料回收装置,在进行废料粉碎时无法对根据建筑材料大小对破碎辊进行调节,因此破碎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破碎产生的废料颗粒大小没有进行分离处理,对于废料中的铁制品更没有进行回收利用,使得废料回收不够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废料颗粒大小没有进行分离,对于废料中的铁制品更没有进行回收利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建筑废料回收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废料回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一号内腔与二号内腔,所述一号内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液压杆,且一号液压杆的顶端设置有磁铁机构,所述磁铁机构的内部包括有线圈,且线圈与一号液压杆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线圈的顶端磁性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吸附板,所述吸附板的中部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端与一号液压杆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吸附板的一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与一号液压杆相互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内腔的内壁一侧设置有一号电机与二号电机,且一号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破碎辊,所述破碎辊的另一端开设有一号滑套,且一号滑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一号滑杆,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端外壁固定连接有二号液压杆,且二号液压杆的一端与二号内腔的内壁为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内腔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相对一侧之间固定连接二号滑杆,所述二号内腔的内部设置有筛板,且筛板的一端通过转动轴与二号内腔的内壁构成转动连接,所述筛板的另一端开设有二号滑套,且二号滑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震动杆,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震动块,且震动块与震动杆构成摩擦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一号滑杆的一端与二号内腔的内壁为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内腔与二号内腔的一侧开设有若干通孔,且一号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通孔的内部构成活动连接,而且二号电机的输出端与通孔的内部构成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二号滑套与二号滑杆构成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二号内腔底端设置有进料口,且二号内腔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料板,所述二号内腔的内部顶端设置有进料板,且进料板呈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所述二号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料箱,且储料箱与二号内腔的筛板的上端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磁铁机构通过通孔的内部与一号内腔、二号内腔的内部构成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块与吸附板的材质为铁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二号电机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罩,且防护罩与一号内腔为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内腔的右侧与二号内腔左侧为通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846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