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冷壁中对流管并管的内置三通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86381.4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18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张星;张邵勇;冯娇雪;冯焕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阳煤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2 | 分类号: | F16L41/0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32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冷 流管 内置 三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通连接件,具体为一种用于水冷壁中对流管并管的内置三通,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其包括类四棱台,类四棱台是将四棱台的一组相对的侧面平行于竖直平面后变形得到的,类四棱台的底面上开有用于连接较细对流管的两个第一沉头孔,类四棱台的底面上开有用于连接较粗对流管的一个第二沉头孔,两个第一沉头孔的内端与第二沉头孔内端相连通。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避免对流管的弯制,将各对流管布置在一个平面内,整齐美观且对对流管壁厚及管径不造成影响,整体提升水冷壁功能及外观质量,同时有效降低制作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通连接件,具体为一种用于水冷壁中对流管并管的内置三通。
背景技术
水冷壁制作、安装过程中需要对水冷壁缩口,需进行对流管并管,常规制作采用将对流管按一定规则进行立体排布,将缩口相互干涉的对流管其中一根进行弯制抽出干涉平面,经过空间弯制,最终汇集与水冷壁联箱,采用常规办法进行缩口,需在对流管装配前进行弯制,因空间限制,弯制半径与管径比接近极限,容易造成对流管在弯制过程中减薄及管径圆度变化,从而影响对流管使用寿命及对流管管中流量分布,同时因采用空间结构,对流管错落排列,影响整体外观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水冷壁缩口时,对流管因为空间受限,需要弯折,从而影响对流管使用寿命及对流管管中流量分布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冷壁中对流管并管的内置三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用于水冷壁中对流管并管的内置三通,包括类四棱台,类四棱台是将四棱台的一组相对的侧面平行于竖直平面后变形得到的,类四棱台的底面上开有用于连接较细对流管的两个第一沉头孔,类四棱台的底面上开有用于连接较粗对流管的一个第二沉头孔,两个第一沉头孔的内端与第二沉头孔内端相连通。因为所述内置三通是用于水冷壁中对流管并管的,那么为了方便水冷壁缩口,所以该内置三通设置成类四棱台形,类四棱台的顶部小于底部,环绕排列起来以后,水冷壁就能实现缩口,而且不需要对位于干涉平面上的多余的对流管进行空间弯制,将两根较细的对流管通过三通并联后,再经过较粗的对流管流出,这样不会对影响对流管中流量的分布,避免弯制对流管后,就能保证对流管的使用寿命,进而保证水冷壁的使用寿命,而且通过内置三通能够保证对流管布置于同一个平面内,整齐美观且不会对对流管壁厚及管径造成影响,整体提升水冷壁功能及外观质量,同时有效降低制作成本。
优选的,类四棱台的其中一个侧面上还开有同时将两个第一沉头孔内端和第二沉头孔内端相连通的盲孔,盲孔的外端部焊接有封闭堵头。设置盲孔将第一沉头孔和第二沉头孔连通后再用封闭堵头将盲孔封堵,这是为了制作方便,而且不影响内置堵头的密封效果,具体操作时,密封堵头采用钢板制作,采用数控下料直接下料成型,并修磨去除封闭堵头外周割痕、氧化层,露出金属光泽,按图将封闭堵头焊接于类四棱台的侧面,修磨焊缝至母材平齐。
优选的,第一沉头孔的上部扩孔的最大孔径与较细对流管的外径相适配,第一沉头孔的下部直孔的孔径与较细对流管的内径尺寸相等。这是为了进一步保证内置三通不影响对流管中流量的分布,将对流管的端部伸入第一沉头孔的上部扩孔后,再进行焊接,这样制作十分方便。
优选的,第二沉头孔的上部扩孔的最大孔径与较粗对流管的外径相适配,第二沉头孔的下部直孔的孔径与较粗对流管的内径尺寸相等。这是为了进一步保证内置三通不影响对流管中流量的分布,将对流管的端部伸入第二沉头孔的上部扩孔后,再进行焊接,这样制作十分方便。
优选的,第一沉头孔和第二沉头孔均替换为埋头孔。这是为了焊接效果更好,保证内置三通的三个连接口分别与对流管连接牢固。
优选的,类四棱台的侧面上的盲孔为椭圆形或矩形的。具体实施时先加工椭圆管孔两端圆柱孔,然后利用铣床加工去除两管孔间连接钢板,盲孔的形状根据类四棱台的大小进行选择,但均要保证能够将第一沉头孔和第二沉头孔连通。
优选的,盲孔的轴向与盲孔所在的侧面相垂直。这是为了操作方便,且结构更加合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阳煤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阳煤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863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生产用起运装置
- 下一篇:食物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