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93433.0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26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昭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星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 |
代理公司: | 苏州知果之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19 | 代理人: | 牟慧仙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具和设置在下模具正上方的顶板,所述下模具的模槽上开设有凹型空腔,位于所述凹型空腔底部左右两侧均竖直向上固定安装有弹簧,凹型空腔的左右两端口内均活动插接有同一个凹型杆,凹型杆的两个端部均竖直向上固定有顶杆。本实用新型由于将摇把设置在下模具右侧开设的圆口内,保证在不使用摇把时不会发生误碰情况,并且由于在下模具内设置有凹型杆可以保证操作旋转摇把的同时,可以通过齿轮旋转带动倒L型齿板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凹型杆在凹型空腔内向上移动,从而保证凹型杆同时对下模具的注塑产品进行顶起,避免现有技术中一边顶起出现的损坏产品的情况,较为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经检索公开号CN 212097305 U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包括固定装置、支撑柱以及压缩装置,固定装置为正方体结构,且固定装置顶部四角分别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与固定装置顶部固定连接,固定装置一侧开设有通孔,且制动装置通过固定装置一侧开设的通孔与固定装置活动连接,制动装置一端设于固定装置内部,压缩装置设于固定装置顶部,且压缩装置设于固定装置正上方,液压杆设于压缩装置顶部,且液压杆底部与压缩装置顶部固定连接,压缩装置通过液压杆与固定装置顶部活动连接,该组合式注塑模具,有效的解决了注塑成型产品与注塑机内壁结合太紧而无法取出的问题,不仅有效的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增加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结构简单。
但是经本发明人探索发现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至少以下缺陷:
第一、该技术方案中将摇把设置在没有任何防护的下模上,导致后期容易出现误碰到情况;
第二、该技术方案中设置顶起机构仅仅设置在下模的端口一侧,容易造成注塑产品两边受力不一致造成的顶坏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具和设置在下模具正上方的顶板,所述下模具的模槽上开设有凹型空腔,位于所述凹型空腔底部左右两侧均竖直向上固定安装有弹簧,凹型空腔的左右两端口内均活动插接有同一个凹型杆,凹型杆的两个端部均竖直向上固定有顶杆,位于所述凹型空腔右方的下模具上开设有矩形空腔,矩形空腔与凹型空腔右部之间开设有移动通口;
位于所述凹型杆右端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倒L型齿板,位于所述下模具右侧壁上部水平向外开设有圆口,位于所述圆口中部水平向左活动安装有摇把,摇把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位于所述矩形空腔内并与倒L型齿板上部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顶杆上端面与下模具上端面齐平设置;凹型杆下部于两个弹簧上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倒L型齿板下部活动贯穿在移动通口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摇把右端面与下模具右侧壁齐平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位于所述下模具上部左右两侧均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柱,顶板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上模芯,两根所述限位柱与顶板左右两部活动贯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星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星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934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放线机
- 下一篇:一种耐腐蚀的温控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