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软土地基加固的橡胶囊式注浆挤密桩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93485.8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14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王鑫;任宇晓;于克深;庄道坤;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08 | 分类号: | E02D3/08;E02D3/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杜文茹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土地 加固 橡胶 囊式注浆挤密桩 | ||
应用于软土地基加固的橡胶囊式注浆挤密桩,有橡胶气囊用于在垂直置入软土地基后向内注入混凝土浆,在软土地基中形成橡胶囊式混凝土挤密桩;钢套筒套在所述橡胶气囊的外侧,用于将橡胶气囊垂直送入至软土地基的设定深度后再拔出;固定连接在橡胶气囊外底部的圆锥形底托,用于支撑钢套筒,避免淤泥进入钢套筒内。本实用新型打桩时在软黏土中打设PVD排水板,加速排水固结;然后在桩位位置将钢套筒、橡胶气囊、圆锥形底托一并打入至预定深度;接着拔出钢套筒,保持圆锥形底板位置不动,并在钢套筒拔出后对气囊充气;随后通过注浆设备向气囊中注浆,最后形成橡胶混凝土挤密桩。有效解决软黏土地区成孔困难的问题,提高了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挤密桩。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软土地基加固的橡胶囊式注浆挤密桩。
背景技术
挤密桩法是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方法之一。通常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使用较广,用冲击或振动方法,把圆柱形钢质桩管打入原地基,拔出后形成桩孔,然后进行素土、灰土、石灰土、水泥土等物料的回填和夯实,从而达到形成增大直径的桩体,并同原地基一起形成复合地基。
在我国东南沿海城市,淤泥等软黏土广泛分布,此类软土物理力学特性和工程特性均较差,如果采用传统水泥土、灰土挤密桩法施工工艺进行地基处理,则在成孔过程中极易出现缩孔或塌孔现象,成孔困难,加固深度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较好地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的应用于软土地基加固的橡胶囊式注浆挤密桩。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软土地基加固的橡胶囊式注浆挤密桩,包括有橡胶气囊,所述的橡胶气囊用于在垂直置入软土地基后向内注入混凝土浆,在软土地基中形成橡胶囊式混凝土挤密桩;钢套筒,所述的钢套筒套在所述橡胶气囊的外侧,用于将橡胶气囊垂直送入至软土地基的设定深度后再拔出;固定连接在所述橡胶气囊外底部的圆锥形底托,所述的圆锥形底托用于支撑所述的钢套筒,避免淤泥进入钢套筒内,所述橡胶气囊的外底部与所述的圆锥形底托是通过粘接固定连接。
所述圆锥形底托的内侧对应所述钢套筒的下端口处焊接有支撑圆环,所述支撑圆环的直径小于钢套筒下端口的直径,所述钢套筒的下端口能够插拔的套在所述支撑圆环的外侧。
所述橡胶气囊的上端分别形成有用于插入充气管的充气孔,以及用于插入填料管的注浆孔。
所述的充气管上设置有调气阀,用于根据橡胶气囊内注入混凝土浆的量来调节橡胶气囊内气体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软土地基加固的橡胶囊式注浆挤密桩,在成孔过程中加入橡胶气囊,可以有效解决软黏土地区成孔困难的问题。地基加固深度随底部圆锥形底板打设深度而定,相比传统挤密桩,加固深度显著增大。此方法在排水固结软黏土的同时对地基进行挤密,有效提高了软土地基承载力。此外,可以多根桩同时进行气囊充气、注浆过程,极大提升了施工效率。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降低了软土地基加固的施工难度,提高了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加快了施工进程,易于大规模的工程应用,具有很高的工程意义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软土地基加固的橡胶囊式注浆挤密桩下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向橡胶气囊1注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橡胶囊式注浆挤密桩的安桩流程图。
图中
1:橡胶气囊 2:圆锥形底托
3:支撑圆环 4:钢套筒
5:混凝土浆泵送装置 6:充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934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