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综合治理用拦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96950.3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95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俞征瑶;柯立东;陈益梅;刘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江海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06 | 分类号: | E02B15/06 |
代理公司: |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6 | 代理人: | 余宏鹏 |
地址: | 3506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综合治理 用拦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综合治理用拦污装置,包括第一拦污框、第二拦污框、拦污网、定位插杆和存污斗,所述第一拦污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拦污框,且第一拦污框和第二拦污框的内部皆设置有拦网边框,并且拦网边框的内部固定有拦污网,所述第一拦污框和第二拦污框底部的外壁上皆设置有存污斗,且存污斗的表面皆设置有等间距的漏孔,所述存污斗顶端的两侧皆焊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顶端固定有挂钩,所述拦网边框外壁的边缘位置处皆设置有L型拨片,所述第一拦污框和第二拦污框底部的外壁上皆焊接有挂件。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装置的拼接功能,使得装置可适配于不同宽度的河道,便捷了污染物的清理工作,而且便于对破损的拦污网进行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河道综合治理用拦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活动造成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进入河流,河流污染日益严重,河流中的污染物不仅损害了河流生物资源,损害了河水和河流环境质量,危及人类健康,而且会造成河道的拥塞,为了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人们通常在河道中拦污装置,以防止污染物随河水扩散。
现今市场上的此类拦污装置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现有的此类拦污装置一般为一体化结构,不便进行拼接使用,因此难以适配于不同宽度的河道;
(2)现有的此类拦污装置在使用时拦下的污染物一般会散落在拦污网的一侧,清理十分不便,因此有待改进;
(3)现有的此类拦污装置在使用时在使用时不便对破损的拦污网进行更换,因此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综合治理用拦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拦污装置不便进行拼接使用,拦下的污染物清理不便和破损的拦污网不便更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综合治理用拦污装置,包括第一拦污框、第二拦污框、拦污网、定位插杆和存污斗,所述第一拦污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拦污框,第二拦污框与第一拦污框相互配合,且第一拦污框和第二拦污框的内部皆设置有拦网边框,并且拦网边框的内部固定有拦污网,所述拦网边框外壁的边缘位置处皆设置有L型拨片,L型拨片的一端与拦网边框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拦污框和第二拦污框底部的外壁上皆焊接有挂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拦污框两侧的外壁上皆固定有等间距的第二定位圈,且第一拦污框一侧的第二拦污框两外壁上皆固定有等间距的第一定位圈,第一定位圈与第二定位圈相互交错,便于将第一拦污框和第二拦污框拼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第一拦污框和第二拦污框底部的外壁上皆设置有存污斗,且存污斗的表面皆设置有等间距的漏孔,便于对拦下的污染物进行收集。
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圈和第一定位圈的内部皆设置有定位插杆,且定位插杆的底端延伸至第二定位圈和第一定位圈的下方并固定有定位锥,便于对第一拦污框和第二拦污框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拦网边框外侧的第一拦污框内壁上皆设置有连接卡槽,且连接卡槽的内部设置有弹性连接片,弹性连接片的一端与拦网边框的外壁固定连接,便于将拦网边框拆下。
优选的,所述存污斗顶端的两侧皆焊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顶端固定有挂钩,挂钩与挂件勾连,便于对存污斗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河道综合治理用拦污装置不仅实现了装置的拼接功能,使得装置可适配于不同宽度的河道,便捷了污染物的清理工作,而且便于对破损的拦污网进行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江海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江海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969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截污工程用污泥拦截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计时停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