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利用空气余热的传送带加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99421.9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7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才;程龙飞;刘利利;郭正超;孙岩;胡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学院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得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62 | 代理人: | 袁江龙 |
地址: | 404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空气 余热 传送带 加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带加热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利用空气余热的传送带加热系统,由风机,电动机,减速机,滚珠链条,保温箱壁、顶盖,风管,电动风阀,温度调节风阀,温度检测点,支撑架等组成。在传送带一侧布置空气余热的主进风管,另一侧布置主排风管以及排风机,主进风管和主排风管通过盘通管和若干加热支风管连接;盘通管设置于传送带前侧,若干加热支管设置于滚珠链条内部。同时在主进风管和盘通管上分别设置有电动风阀,电动风阀的开闭由设置在传送带内侧的温度检测点控制,在各加热支管上设置调节风阀控制各支管空气流量。本发明可以充分利用空气余热,结构简单,经济效益高,而且能够控制传送带内部温度的大幅度波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带加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利用空气余热的传送带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资源、能源消耗日益加剧,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健康生活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减少能源的消耗,一方面是节约能源,减少能源的使用量;另一方面是对能源实现阶梯利用,使能源得到充分消耗。目前,在传送带加热领域,主要的加热方式为电加热,不仅能源消耗高,而且将高品质的电能用于加热,得不偿失。而在生产活动中,有余热的领域较多,比如砖厂、电厂等,如果能将其余热利用,将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所以设计一种可利用空气余热的传送带加热系统具有非常实用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砖窑产业等产生余热空气的工业领域,基于余热利用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利用空气余热的传送带加热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可利用空气余热的传送带加热系统由电动机,减速机,滚珠链条传送带,保温箱壁,顶盖,风管,电动风阀,温度调节风阀,温度检测点,支撑架等组成。
进一步的,电动机、减速机一起构成了滚珠链条传送带的传动系统。
进一步的,加热系统包括主进风管与主排风管,在主进风管一端设置有余热空气进风口,另一端设置有常温空气进风口;在主排风管末端设置有排风机,且排风机为电机外置型。
进一步的,主进风管与主排风管之间设置有盘通管和加热支管,加热支管设置在环形传送带内侧,长度根据传送带宽度设计,且加热支管上下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列的凸出锥体。盘通管设置在传送带前侧。
进一步的,在盘通管上设置有电动风阀,在主进风管的余热空气进风口电动风阀,在主进风管的常温空气入口设置常闭式电动风阀,电动风阀均为通断型。在各加热支管上设置有温度调节风阀。
进一步的,在环形传送带内侧设置有温度检测点,控制加热系统上电动风阀开关,温度检测点为热电耦。
进一步的,保温腔体为长方体,包括侧壁,顶盖,底板。在传送方向两侧侧壁开设有加热支管进出的洞口,在传动方向侧壁开设有滚珠链条传送带环形传动通道。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基于余热利用技术,设计可利用余热空气的传送带加热系统,即实现了加热传送带的加热,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充分发挥了能源品质,而且能够控制传送带内部温度的大范围波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利用空气余热的传送带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利用空气余热的传送带加热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学院,未经重庆三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994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日语词汇翻译讲解装置
- 下一篇:一种砂型透气性能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