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载滚轮滑块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00014.5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77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丁太虎;刘瑞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亚母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29/02 | 分类号: | F16C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临港区草庙子***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载 滚轮 | ||
本实用新型技术公开了重载滚轮滑块内容,导轨安装在平台或支架上,滚轮通过滚轮销安装在滑块上长孔内,由顶丝固定滚轮销不动,且滚轮表面与导轨表面接触,随动器栓接在滑块的随动器孔内,且随动器表面与导轨表面滚动接触,随动器对分两组且轴线相互成一定角度防止滑块整体从导轨上脱落,滑块两侧随动器与滚轮从三个方向与导轨表面滚动接触,滚轮与导轨为线与线接触,接触面积较大允许极限负载较高解决了钢球与导轨为点线接触,接触面积过小使其负载较小问题。
技术领域
本技术适用于机械行业中直线运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重载滚轮滑块内容。
背景技术
直线导轨滑块机构在现代机械行业中,越来越多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一些负载高、环境恶劣、线性速度高等需求也随之而来。现今市面上主流滑块多为钢球循环形式滑块,这种形式的滑块并不是完美的机构,其优点不做叙述,对应上述几种特殊要求总结一下其不足的几点:钢球直接与导轨接触使钢球的循环路径为开放式,沙子粉尘之类的杂物很容易进入钢球的循环路径中直接影响钢球的正常循环;钢球循环路径多为腰圆形状,钢球在循环过程中会周期性撞击保持器内壁以及钢球之间的互相碰撞进而产生噪音;钢球与导轨为点线接触,接触面积过小使其负载范围较小。鉴此特公开本技术:重载滚轮滑块。
发明内容
本技术采用深沟球轴承机构滚轮接触方式。滚轮与导轨为线与线接触,接触面积较大允许极限负载较高。滚轮的轴承两侧均有密封装置,沙子粉尘之类的杂物不易侵入钢球的循环路径中,允许速度较大。
本申请的重载滚轮滑块,由导轨1,滑块2,滚轮3,随动器4,滚轮销5,顶丝6组成,其特征是:导轨1根据实际应用安装在平台或支架上,滚轮3通过滚轮销5安装在滑块2上长孔101内,由顶丝6固定滚轮销5不动,且滚轮3表面与导轨1表面接触,随动器4栓接在滑块2的随动器孔102内,且随动器4表面与导轨1表面滚动接触,随动器4对分两组且轴线相互成一定角度防止滑块2整体从导轨1上脱落,滑块2两侧随动器4与滚轮3从三个方向滚动与导轨1表面接触,使滑块2整体在导轨1向上做往复直线运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正视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正视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所述滑块的另一种端面形状拓展示意图;
图中:1、导轨;2、滑块;3、滚轮;4、随动器;5、滚轮销;6、顶丝。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由导轨1,滑块2,滚轮3,随动器4,滚轮销5,顶丝6组成,其特征是:导轨1根据实际应用安装在平台或支架上,滚轮3通过滚轮销5安装在滑块2上长孔101内,由顶丝6固定滚轮销5不动,且滚轮3表面与导轨1表面滚动接触,随动器4栓接在滑块2的随动器孔102内,且随动器4表面与导轨1表面滚动接触,随动器4对分两组且轴线相互成一定角度防止滑块2整体从导轨1上脱落,滑块2两侧随动器4与滚轮3从三个方向与导轨1表面滚动接触,使滑块2整体只能在导轨1向上做往复直线运动。滑块2端面形状,矩形与开口圆形按组合所形成类似大写英文字母“C”的轮廓形状。
图4为本技术所述滑块2的另一种端面形状,矩形与开口圆形组合所形成类似大写英文字母“K”的轮廓形状,该形状对功能的实现无实质性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亚母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威海亚母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000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