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盖结构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00663.5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4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黄丽霞;郑浩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H04M1/02;G06F1/1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海燕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后盖结构及显示装置,其中后盖结构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光扩散层,第一盖板上开设有透光孔,第二盖板设于第一盖板的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第二盖板为透光件,光扩散层设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用于将从透光孔通过的光线均匀发散到整个第二盖板上;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和后盖结构,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和后盖结构依次层叠设置。本申请提供的后盖结构及显示装置采用在第一盖板上开设透光孔,只需通过透光孔将背光模组产生的光线漏出,并且通过光扩散层将光线均匀发散到整个第二盖板上,即可使得第二盖板发光,无需额外增加光源,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移动智能终端难以兼顾后盖发光和体积小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后盖结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互联网的普及,移动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并且随着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来越高,移动智能终端不仅作为工具使用,还成为了人们展示时尚性的一个载体。
为了满足人们个性化、猎奇心理等的需求,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后盖可发光的移动智能终端,其采用的光源一般为LED(发光二极管),虽然LED的体积小,但其仍然需要占用一定的安装空间,因此后盖可发光的移动智能终端的整机厚度或宽度会比一般的移动智能终端的大,不利于移动智能终端进一步朝轻薄化的方向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盖结构及显示装置,其包括但不限于解决现有的移动智能终端难以兼顾后盖发光和体积小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了一种用于显示装置上的后盖结构,包括第一盖板,用于设于背光模组的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盖板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光通过的透光孔;
第二盖板,设于所述第一盖板的远离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所述第二盖板为透光件;以及
光扩散层,设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之间,用于将从所述透光孔通过的光线均匀发散到整个所述第二盖板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盖结构还包括:
电致变色层,覆盖所述透光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层设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光扩散层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扩散层包括:
扩散层,正对所述透光孔设置;以及
导光层,与所述扩散层相接,以引导所述扩散层的光线均匀发散到整个所述第二盖板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盖结构还包括:
反射层,覆盖于所述导光层的朝向所述第一盖板的表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层位于所述透光孔的内侧或内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盖板的内表面雕刻有用于改变光线传播方向的立体图案,所述光扩散层覆盖于所述立体图案上。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和上述后盖结构,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后盖结构依次层叠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孔的位置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有效显示区域对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包裹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后盖结构的边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惠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惠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006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火门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建筑节能检测检测装置的辅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