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发冷却塔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01338.0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26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史夏逸;马哲;鲁亮;张敬伟;崔岩;郝景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28F19/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韩嫚嫚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发 冷却塔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蒸发冷却塔,包括竖直设置的塔体,塔体包括从下至上顺序连通的卸灰段、入口段、烟气导流段、直筒段和出口段,在卸灰段的底面开设有卸灰口,在入口段的侧壁上开设有烟气入口,在出口段的顶面开设有烟气出口。烟气导流段包括上下连通的渐扩段和渐缩段,渐缩段的内径由下向上逐渐缩小,渐扩段的内径由下向上逐渐扩大,且渐扩段和渐缩段连接处形成的喉口的中心偏离塔体的轴线并靠近烟气入口设置。在渐扩段的上部沿其周向插设有多个雾化喷枪,且各雾化喷枪的出口端均伸入渐扩段内。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冷却塔能快速冷却烟气从而避免二噁英生成,且能对烟气起到粗除尘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电炉烟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发冷却塔。
背景技术
冶金行业中,短流程炼钢电炉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温含尘气体,传统的电炉炼钢除尘系统采用一次除尘及二次除尘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大部分烟气被一次除尘装置捕获。一次除尘装置主要包括水冷烟道、燃烧沉降室、冷却器、布袋除尘器、风机、烟囱等。其中,冷却器的主要作用是将一次烟气冷却至约250℃,并去除部分颗粒物。冷却器按冷却方式及是否回收余热可分为机力风冷器、蒸发冷却塔、余热回收锅炉等多种形式。
近年来,环保要求日益严格,除了降低烟气中的含尘浓度,还需对二噁英排放量加以控制。当烟气温度处于250~500℃时,二噁英较易合成。对于机力风冷器、余热回收锅炉等采用间接换热的冷却器无法将一次烟气快速冷却至250℃。
例如,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蓄热式电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实施过程为:燃烧沉降室内的烟气流经垂直式连接烟道后,经过蓄热式水冷沉降室将烟气温度及流速进行初步整合,再以此进入对流换热余热锅炉、给水加热器降温及除尘器除尘后排至大气。对流余热换热锅炉包括高温蒸发器、过热器、中低温蒸发器、省煤器和主汽包等,还配备除氧器、蒸汽蓄热器等热力设备,为该系统主要的烟气降温(即余热回收)设备,不仅系统复杂、设备繁多、投资较大;此外,对流换热方式降温缓慢,二噁英极易重新合成,且后续缺少有效的去除方式,无法满足环保要求。
蒸发冷却塔是通过雾化水与高温烟气接触进行热交换,快速冷却烟气的装置。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一种净化电炉一次烟气二噁英和粉尘的蒸发冷却塔,包括塔体、若干喷雾装置、进气口、排气芯管、储灰仓等。其实施过程为:烟气从进气口进入塔体后做旋转运动,至底部时粉尘与烟气分离,粉尘由于重力落入储灰仓,烟气从底部开始上升通过塔体顶部中心的排气芯管排出。塔体内部设有若干喷雾装置,使烟气从800℃高温快速冷却到250℃,以避免二噁英的合成。但是,此种方式通过离心力形成内外旋转气流分离粉尘颗粒,气流在设备内折返,阻损较高,且气速过小或过高,分离效率都会降低。此外,喷雾的存在易造成流场涡流和返混现象,不利于形成旋转流场,且不利于烟气快速降温。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蒸发冷却塔,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发冷却塔,能快速冷却烟气从而避免二噁英生成,且能对烟气起到粗除尘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蒸发冷却塔,包括竖直设置的塔体;塔体包括从下至上顺序连通的卸灰段、入口段、烟气导流段、直筒段和出口段,在卸灰段的底面开设有卸灰口,在入口段的侧壁上开设有烟气入口,在出口段的顶面开设有烟气出口;烟气导流段包括上下连通的渐扩段和渐缩段,渐缩段的内径由下向上逐渐缩小,渐扩段的内径由下向上逐渐扩大,且渐扩段和渐缩段连接处形成的喉口的中心偏离塔体的轴线并靠近烟气入口设置;在渐扩段的上部沿其周向插设有多个雾化喷枪,且各雾化喷枪的出口端均伸入渐扩段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渐缩段的高度小于渐扩段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渐缩段和渐扩段之间连接有金属补偿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013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