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可降解的针刺布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02674.7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46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邵世忠;邵美琪;曲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格诚经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0 | 分类号: | B32B27/30;B32B27/36;B32B27/02;B32B9/02;B32B9/04;B32B7/12;B32B5/08;B32B27/32;B32B23/02;B32B23/10;B32B3/24;D04H1/4382;D04H1/485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段雅静 |
地址: | 26607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降解 针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可降解的针刺布,包括针刺布主体和分别设置在针刺布主体的上下端外表面的透气机构和吸收机构,所述透气机构包括防滑层、连接层、干燥层以及透气孔,所述吸收机构包括吸汗层、吸收层、检测层和防潮层以及吸收孔。通过开设透气孔增强透气性,干燥层有效隔绝外界水分进入,进一步增加对针刺布主体的防护性;防滑层避免打滑现象,还可以相对吸收外界的水分;通过吸收层和吸汗层可以快速吸收针刺布主体内部残留的汗液或水分,保持针刺布主体的干燥,防潮层杜绝物品传来的冷热、潮湿和水分,保持针刺布主体不受外界物品的影响。此外,该针刺布可天然降解,环保可持续,给针刺布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可降解的针刺布。
背景技术
针刺无纺布是干法非织造布中一种,不需要经过传统过程中的纺纱和织布工序,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者长丝通过纤网成型和固结技术制成,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范围广、成本低且产量高等优点,在环保、建筑、医疗、服装、化工、矿业、汽车、航空航天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在生物医疗领域应用也越来越多。
一般而言,无纺布呈三维网状结构,具有相互连接性好、高度多孔、孔隙微小、比表面积大、结构多样等特点,与涂层织物相比,无纺布透气透湿性好,更加适宜人的穿戴。随着功能性面料的出现和追求舒适环保的体验感,对无纺布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现有的针刺无纺布的基材层的原材料主要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BT)、聚丙烯(PP)、聚酰胺(PA)、聚氯乙烯(PVC)、聚丙烯腈(PAN)、聚氨基甲酸酯(PU)等,手感和使用舒适度较差,且不易降解,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这些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着火点和粘合性都相对较低,不利于生产,也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另外,针刺无纺布通常面对灰尘控制、杂质过滤、擦拭的使用方式,对于针刺无纺布的除菌抑菌效果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CN108210176A涉及一种抗菌无纺布,抗菌层由双层无纺布和树脂层轧压整烫而成,双层无纺布的表面镀银,能够杀灭所接触的细菌。CN111055557A涉及一种新型复合面料,通过贴身面料由内及外依次为吸脂杀菌层、内侧混纺层、粘结缝制层、外侧混纺层以及空气抑菌层的方式,达到面料内外两侧针对性杀菌抑菌的效果。CN112123885A公开一种壳聚糖纳米银复合抗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防水层和亲水层之间设壳聚糖纳米银作为抗菌层,实现良好的抗菌、抗病毒性能。
CN208133722U公开了一种超柔热风可降解式亲肤无纺布,包括表面层、吸收层和底膜,表面层顶部设有抑菌纤维层,抑菌纤维层设有若干渗透孔,表面层和吸收层之间设有扩散层,通过渗透孔和扩散层可快速吸收扩散水分,吸湿效果好,能够保证表面层表面的干爽舒适,通过抑菌纤维层有效抑制人体皮肤表面的细菌滋生。
可见,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镀银或增设抗菌层的方式来实现无纺布的抑菌效果。海藻纤维具有天然的抗菌防螨防霉功能,具有吸湿性强、持水性能好、低热无毒、可生物降解等特点。常规海藻纤维虽已经开发成功,但由于其吸水倍率较低,很难单独作为基材层应用于无纺布。因此,研发一种生物可降解的针刺布,同时提高其吸水透气性能是关键。
CN109591395A公开一种防潮透气复合无纺布,通过设置亲肤层、中间层与防潮底层,并对防潮底层做疏水处理,对中间层做亲水处理,通过防潮底层隔绝大部分水汽,并通过中间层吸收水汽,使无纺布具有良好的防潮透气功能。
CN211363816U涉及透气吸水无纺布,包括内透气层、吸水层、内防水层、外防水层以及外透气层,所述内防水层、外防水层以及相邻的两个热熔胶条构成一个腔体,腔体内放置有吸水树脂条;对内通过内透气层和吸水层吸收一部分水气,减轻闷热感;对外通过外透气层与外防水层阻挡大部分血液,并通过内防水层、外防水层上通孔便于吸水层与外界进行一定的气体交换,进一步降低闷热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格诚经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格诚经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026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气体浓度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清雪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