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直径灌注桩预埋管连通式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03026.3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32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袁誉飞;陈鑫;王敏俊;刘靓;刘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季红军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灌注 桩预埋管连 通式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大直径灌注桩预埋管连通式构造,大直径灌注桩预埋管连通式构造中,钢筋笼包括内圈钢筋笼和套设于内圈钢筋笼的外圈钢筋笼,外圈钢筋笼和内圈钢筋笼同轴布置;多个第一连通预埋管固定于内圈钢筋笼,多个第一连通预埋管的底端经由第一环形连通管连通形成第一通路,第一连通预埋管的顶端设有可开启式封头,至少一个独立预埋管固定于内圈钢筋笼或外圈钢筋笼,独立预埋管的顶端设有可开启式封头,多个第二连通预埋管固定于外圈钢筋笼,多个第二连通预埋管的底端经由第二环形连通管连通形成第二通路,第二通路和第一通路同轴布置,第二连通预埋管的顶端设有可开启式封头。连通式构造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注桩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直径灌注桩预埋管连通式构造。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在我国工程领域,大直径灌注桩广泛应用于桥梁和高层建筑领域,成桩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灌注桩施工完需进行桩身质量检测。
桩基检测的主要方法有静载法、钻芯法、低应变反射波法、高应变动测法、超声波法等。超声波法检测基桩由于检测精度高、不受桩长、桩径条件限制、测试无盲区等优点,在混凝土基桩检测中应用越来越普及。对于超大直径桩基,在桩身混凝土中会预埋至少4根以上的声测管,声测管是灌注桩进行超声波检测法时探头进入桩身内部的通道。注浆管是预埋注浆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应用于桩基后压浆技术。冷却管是一种预埋冷却循环水管,主要应用在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中。通常情况下,大直径灌注桩内常设置有多种预埋管,如注浆管、声测管、冷却管和钻芯管等。通过预埋管便于对桩身质量检测,也便于桩基后压浆技术,通过注浆管能有效提升桩基承载力,帮助混凝土灌注到各种空缝之中,使其可以完全的被密封,从而防止发生断裂、位移、变形,更好的保护桩基以及其上的承载物,也可为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产生温度应力导致开裂,在冷却管内输入循环冷水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合理布置大直径灌注桩内的预埋管,需要考虑各种功能管道的性质,但目前桩基的声测管等都是独立设置的,彼此不连通,声测管随钢筋笼下到桩内,无法查找哪里的接头连接不紧密并进行处理。同时,冷却水管与声测管的数量一般不一致,各种预埋管道众多,容易搞混,且容易损坏,不便于混凝土浇筑密实,安装吊装操作过程繁杂、效率低,影响施工进度和成本。
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强对本实用新型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直径灌注桩预埋管连通式构造,优化减少了预埋管的数量,多功能预埋管能够固定安装在钢筋笼,如此使得预埋管能够合理分布,提高了钢筋笼的安装效率,保证了大桩基施工质量,桩身质量检测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直径灌注桩预埋管连通式构造包括:
钢筋笼,其包括内圈钢筋笼和套设于所述内圈钢筋笼的外圈钢筋笼,所述外圈钢筋笼和所述内圈钢筋笼同轴布置;
多个第一连通预埋管,其固定于所述内圈钢筋笼,多个第一连通预埋管的底端经由第一环形连通管连通形成第一通路,所述第一连通预埋管的顶端设有可开启式封头,
至少一个独立预埋管,其固定于所述内圈钢筋笼或外圈钢筋笼,所述独立预埋管的顶端设有可开启式封头,
多个第二连通预埋管,其固定于所述外圈钢筋笼,多个第二连通预埋管的底端经由第二环形连通管连通形成第二通路,所述第二通路和第一通路同轴布置,所述第二连通预埋管的顶端设有可开启式封头。
所述的一种大直径灌注桩预埋管连通式构造中,所述第一连通预埋管的轴线平行于所述内圈钢筋笼的轴线,所述第二连通预埋管的轴线平行于所述外圈钢筋笼的轴线,独立预埋管的轴线平行于所述内圈钢筋笼的轴线或外圈钢筋笼的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030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航拍无人机收纳盒
- 下一篇:电子设备的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