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原煤仓振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07948.1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67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金朋;闫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66 | 分类号: | B65D88/66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张祥军 |
地址: | 553017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原煤仓振打结构,包括原煤仓锥体,所述原煤仓锥体的下口处设有闸板门,原煤仓外壁从下往上依次设有第一振打器、第二振打器、第三振打器,第一振打器位于闸板门上方。使用时,先由第一振打器振打2~4次,然后第二振打器振打1~2次,然后第三振打器振打1次,每次振打时间为3.5~4.5秒。通过本实用新型,使得堆积堵塞的原煤松动、分散,解决了给煤机断煤问题,保障发电机组安全运行。还能使板结堆积的原煤松动、脱离原煤仓,增加原煤的流动性,减小原煤堆上表面的高低差异,减小原煤滞留,有效防止原煤在斜壁上板结,保证原煤料仓的有效容积,提高输煤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厂原煤料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煤仓振打结构。
背景技术
发电厂原煤料仓为方锥形,下部的四周至少有三壁为斜壁,形如料斗,下口处与给煤机闸板门连接。工作时,上口进煤,下口排放煤。闸板门开启时,开口上部的原煤抢先挤占下口空间,斜板上的煤滞留不动,持续一定时间后易发生板结,进而形成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使斜壁自下煤口至原煤料仓上部积存大量的原煤,使原煤料仓的有效容积减小,严重时甚至会形成孔洞状下煤,从而上煤周期缩短,输煤设备的启停次数增加,必然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另外,支撑结构还频繁造成堵煤,使给煤机断煤,使得发电机组的能量供给不稳定,堵煤时间长时甚至影响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原煤仓振打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原煤仓振打结构,包括原煤仓锥体,所述原煤仓锥体的下口处设有闸板门,原煤仓外壁从下往上依次设有第一振打器、第二振打器、第三振打器,第一振打器位于闸板门上方。
所述第一振打器距离闸板门10~50mm,第三振打器位于元煤仓锥体中部,第二振打器位于第一振打器与第三振打器中间1/3范围内。
所述第一振打器在原煤仓锥体的每侧斜面上均布1~2个。
所述第一振打器的启停控制线路并联。
所述第二振打器在原煤仓锥体的每侧斜面上均布1~2个。
所述第二振打器的启停控制线路并联。
所述第三振打器在原煤仓锥体的每侧斜面上均布1~2个。
所述第三振打器的启停控制线路并联。
所述第一振打器、第二振打器、第三振打器为气动振打器,气动振打器的启停控制管线上设有电动控制阀,电动控制阀分别与阀门DCS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当原煤仓出口出现堵煤时,通过第一振打器、第二振打器、第三振打器从不同部位交替振打,使得原煤仓斜壁充分振动,振动力有效传导至各个部位,从而使堆积堵塞的原煤松动、分散,解决了给煤机断煤问题,保障发电机组安全运行。定时启动振打器,还能使板结堆积的原煤松动、脱离原煤仓,增加原煤的流动性,减小原煤堆上表面的高低差异,减小原煤滞留,有效防止原煤在斜壁上板结,保证原煤料仓的有效容积,提高输煤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原煤仓锥体;2-闸板门;3-第一振打器;4-第二振打器;5-第三振打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079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副仪表台骨架
- 下一篇:一种农业节水自动灌溉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