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弧形钢筋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08579.8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68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玉;苗孔杰;孙伟亮;常树才;冯立志;李大斌;张宪胜;杨亚;尚健;王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B21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弧形 钢筋 加工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弧形钢筋加工设备,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折弯柱,所述第一转盘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块,所述第一转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空心筒,所述空心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涡轮,所述加工台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侧边安装有第一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折弯柱、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调节块之间的配合,使得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对钢筋的弯折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在进行加工的时候,不会因为弧形钢筋的弯曲程度不同,从而影响其加工效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弧形钢筋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通常采用直径为6~40毫米的普通热轧碳素3号钢钢筋和热轧低合金钢钢筋,前者为光圆钢筋和竹节钢筋;后者多为规律变截面钢筋,可以增强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预应力混凝土中的受力钢筋采用强度在1000兆帕以上的碳素钢丝、钢绞线和热处理钢筋,冷拉钢筋和冷拔低碳钢丝也用作中小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受力钢筋,在对钢筋进行加工,尤其对一种弧形钢筋进行加工的时候,需要用到钢筋加工设备。
但是现有的钢筋加工设备技术还存在以下缺点:
1、现有的在进行使用的时候,不便根据需要对弧形钢筋的弧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在进行加工的时候,会因为弧度过大或者过小,从而影响加工效果;
2、现有的在对钢筋进行加工的时候,不便对其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使得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因为钢筋滑落,从而影响加工效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弧形钢筋加工设备,以解决上述不便根据需要对弧形钢筋的弧度进行调节和不便对其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使得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因为钢筋滑落,从而影响加工效果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弧形钢筋加工设备,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折弯柱,所述第一转盘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块,所述第一转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空心筒,所述空心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涡轮,所述加工台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侧边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与第一涡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涡轮,所述支撑架的侧边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与第二涡轮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台的顶部安装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均与加工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侧边固定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侧边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贯穿连接,所述螺纹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夹持板。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台和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放置板。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台的顶部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表面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切割器。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切割器贴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块的顶部设置有螺栓,所述调节块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转盘的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折弯柱、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调节块之间的配合,使得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对钢筋的弯折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在进行加工的时候,不会因为弧形钢筋的弯曲程度不同,从而影响其加工效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085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