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对地下水污染修复柱实验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09308.4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85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敬杰;边超;张涛;蔡婧怡;蔡五田;连晟;吕永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07105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地下 水污染 修复 实验 模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对地下水污染修复柱实验模拟装置,包括储水瓶、蠕动泵、管柱、取样装置和集水瓶,该储水瓶的出口通过第一进水管与蠕动泵的进液口连通,该蠕动泵的出液口通过第二进水管与管柱的入口连通,该管柱的出口通过出水管与集水瓶连通,在该管柱的侧壁上竖向间隔设有数个取样口,在该取样口密封安装取样装置,该取样装置包括安装在取样口的底座和在该底座的同一水平断面插装的数根间隔的取样管,在该取样管的出口插装过滤器,在该过滤器与底座之间的取样管上安装阀门。本实用新型密封效果好,安装简单方便,每次取样后容易更换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对地下水污染修复柱实验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模拟实验柱体为了获取污染物的不同断面分布特征,通常在同一断面上设计若干取样口,并且多数是在取样管留在柱体那部分设有过滤材料。以往设计中同一断面上设计若干取样口容易造成漏水现象比较突出,取样管留在柱体那部分设有过滤材料不容易更换过滤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针对地下水污染修复柱实验模拟装置,容易更换过滤材料。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针对地下水污染修复柱实验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瓶、蠕动泵、管柱、取样装置和集水瓶,该储水瓶的出口通过第一进水管与蠕动泵的进液口连通,该蠕动泵的出液口通过第二进水管与管柱的入口连通,该管柱的出口通过出水管与集水瓶连通,在该管柱的侧壁上竖向间隔设有数个取样口,在该取样口密封安装取样装置,该取样装置包括安装在取样口的底座和在该底座的同一水平断面插装的数根间隔的取样管,在该取样管的出口插装过滤器,在该过滤器与底座之间的取样管上安装阀门。
优选地,每个所述底座上插入四根取样管,四根取样管伸入所述管柱的长度分别为管柱直径的1/4倍、1/2倍、3/4倍、1倍。
优选地,所述取样管的直径为2mm。
优选地,所述底座与所述管柱为玻璃胶密封固定安装。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和出水管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优选地,所述储水平和集水瓶为带有刻度的马氏瓶。
优选地,所述管柱为有机玻璃柱。
优选地,所述取样管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优选地,所述过滤器的滤膜直径为5mm,孔径为0.45μ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保证厌氧条件下,通过一个取样口可以取同一断面不同位置的水样,能够有效获取污染物的断面分布特征,通过把四根取样管与底座作为一体结构安装在管柱的取样口处并通过玻璃胶固定密封,增加了密封效果,安装简单方便,同时在每个取样管接水口处插装过滤器,便于每次取样后更换过滤器,若不更换过滤器容易造成交叉污染使所取水样测试浓度不准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局部的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能的实施态样,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未经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093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电池片自动涂胶贴片机构
- 下一篇:一种安全带织带导向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