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周抛光叠片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09394.9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23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伟;汤金慧;车云碧;宋前兵;吴强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拓米(成都)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B24B4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周 抛光 叠片治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周抛光叠片治具,属于抛光治具的技术领域,该治具包括:呈平行布置的上板和下板;呈平行布置且沿X向滑动设于上板和下板之间的两侧板;沿Y向滑动设于上板和下板之间的后板;其中,由上板、下板、后板和各所述侧板共同围成呈一端开口的叠片行腔,且通过调节该叠片行腔的尺寸大小以适配不同的叠片,以达到具有精准的中心对位参照,取消大力钳作业,实现叠、装一体化功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抛光治具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四周抛光叠片治具。
背景技术
现有四周抛光定位治具对叠片的定位精度差且调节困难,上机装夹需采用大力钳辅助,会导致产品位移,作业工序繁琐效率低。
采用现有的四周抛光定位治具,其在加工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产品中心对位困难,基于该问题,现有技术方案是:依据2D/3D产品长宽尺寸,使用带刻度的钢尺调节治具,尽可能调整与产品尺寸一致,但是治具上没有中心参照,产品中心对位困难,侧板没有基准易歪斜,进而导致误差增大。
(2)现有治具需要焊接一把大力钳配合操作,以实现夹持产品上机作业,存在成本高、工序繁琐以及操作过程中易造成叠好的产品位移等缺陷。
(3)普通叠片治具需要使用大力钳辅助作业,存在精度差以及操作不便的缺陷。
基于上述问题,基于现有叠片治具的缺陷,亟待对治具进行优化改进,使其满足对叠片抛光的加工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周抛光叠片治具以达到具有精准的中心对位参照,取消大力钳作业,实现叠、装一体化功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四周抛光叠片治具,该治具包括:
呈平行布置的上板和下板;
呈平行布置且沿X向滑动设于上板和下板之间的两侧板;
沿Y向滑动设于上板和下板之间的后板;
其中,由上板、下板、后板和各所述侧板共同围成呈一端开口的叠片行腔,且通过调节该叠片行腔的尺寸大小以适配不同的叠片。
进一步地,所述上板和下板在朝向叠片行腔开口端一侧设有夹持口,且在至少一个夹持口内设有至少两个定位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通孔设有两个且相对于上板和/下板的中线呈对称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板设有至少一个快速锁紧件,通过快速锁紧件对装入叠片行腔内的叠片夹持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快速锁紧件包括:
滑动设于上板上的锁紧头;
铰接于上板上的连接架;
铰接于连接架上的快速锁紧把手,所述快速锁紧把手的端部与锁紧头铰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板和下板沿各所述侧板的滑动方向开设有侧板滑孔,且侧板滑孔内配设有侧板限位螺钉,侧板限位螺钉螺纹连接于对应的侧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板和下板上分别设有与各个所述侧板滑动路径相对应的侧板刻度。
进一步地,所述上板和下板沿所述后板的滑动方向开设有后板滑孔,且后板滑孔内配设有后板限位螺钉,后板限位螺钉螺纹连接于对应的后板上;所述下板上设有与所述后板滑动路径相对应的后板刻度。
进一步地,所述治具还包括:
两平行布置的侧连接板,各所述侧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上板和下板连接锁紧且各所述侧连接板位于叠片行腔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拓米(成都)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拓米(成都)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093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