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码管的驱动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10398.9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87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何四毛;冯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对一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G09F9/33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吴杜志 |
地址: | 528427 广东省中山市南头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码管 驱动 连接 结构 | ||
一种数码管的驱动连接结构,包括驱动芯片和数码显示器,数码显示器内封装有至少二个一位数码管、且外端延伸出六个引脚,数码显示器通过六个引脚与驱动芯片电连接;所述驱动芯片通过六个引脚向数码显示器输出数据、且驱动数码管发光工作。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将多个一位数码管进行组合、且只延伸出六个引脚,因此能有效地减少引脚的数量,使驱动芯片能用最少的引脚实现对每个一位数码管进行单独控制以进行数字显示,从而减少占用驱动芯片控制引脚的数量,以达到同样显示效果的同时简化产品结构,不但有利于产品的生产加工,还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也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码管的驱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数码管通常是由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封装在一起组成“8”字型或者其它特定字型的一种显示器件,各发光二极管之间的引线已在内部按照特定规则连接完成,对外只引出了若干引脚,从而可以在PCB上独立安装使用,以供用户使用。
在现有技术中,数码管的引脚数量较多,占用驱动设备较多的控制引脚,如四位数码管有12根引脚,在使用单片机驱动四位数数码管时,需要占用单片机12个I/O端口资源,极大地占用了单片机的I/O端口,制造成本较高,而随着产品小型化趋势的加剧,这种需要较多引脚数量的传统数码管结构已成为限制产品小型化的因素之一,此外,具有较多引脚数量的传统数码管也将增加PCB加工的复杂度,导致生产加工难,而且还会导致PCB可靠性降低。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数码管的驱动连接结构,以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数码显示器引脚数量多,生产加工难,制造成本高,不利于产品小型化的问题。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数码管的驱动连接结构,包括驱动芯片和数码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数码显示器内封装有至少二个一位数码管、且外端延伸出六个引脚,数码显示器通过六个引脚与驱动芯片电连接;所述驱动芯片通过六个引脚向数码显示器输出数据、且驱动数码管发光工作。
所述一位数码管包括七个发光二极管,每一个发光二极管表示一个笔画、且设置有阴极和阳极;其中,同一个一位数码管的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多个一位数码管表示相同笔画的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相互连接。
所述一位数码管设置有四个;其中,同一个一位数码管的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且组成一个引脚,四个一位数码管表示相同笔画的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相互连接、且分别组成五个引脚;所述四个数码管通过六个引脚与驱动芯片电连接。
本结构还包括感应天线,感应天线两输出端并联有电阻、且分别与驱动芯片电连接。
所述感应天线与驱动芯片之间还设置有NFC芯片;所述感应天线两端并联电阻后再分别与NFC芯片电连接;所述NFC芯片输出两条线路与驱动芯片电连接、且分别连接有电阻,并分别通过电阻连接供电端。
所述NFC芯片输出两条线路分别为正极和负极;所述NFC芯片的正极连接有第一电阻、且与驱动芯片的电源正极连接;所述NFC芯片的负极连接有第二电阻、且与驱动芯片的电源负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在数码显示器上设置有四个一位数码管,这四个一位数码管相互配合、且延伸出六个引脚,并通过这六个引脚与驱动芯片电连接,使驱动芯片能够通过六个引脚向数码显示器输出数据、且驱动四个一位数码管发光工作,由于将四个一位数码管进行组合、且只延伸出六个引脚,因此能有效地减少引脚的数量,使驱动芯片能用最少的引脚实现对每个一位数码管进行单独控制以进行数字显示,从而减少占用驱动芯片控制引脚的数量,以达到同样显示效果的同时简化产品结构,不但有利于产品的生产加工,还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也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生产。
综合而言,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性能优异,制造成本低,易生产,易实现等特点,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对一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对一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103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岭土煅烧炉的烟尘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矿安全开采用通风粉尘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