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弧形基坑的边沿支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13000.7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06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铎;孟文强;代晓宁;沈元信;张庚;王寿涛;徐有琪;郭延芳;康沿海;曹海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74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崔新芬 |
地址: | 810001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弧形 基坑 边沿 支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弧形基坑的边沿支护装置,包括支护组件;支护组件包括多个支护单元,支护单元相互围合形成圆形的支护结构;支护单元包括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第一护板贴附于地面,第二护板贴附于基坑的上边沿,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可拆卸连接,当需要使用支护单元时,将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展开形成直角结构,当需要收起支护单元时,将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收起堆叠;第一护板设置为扇形平面结构,第二护板设置为弧形结构;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的背面均设置有锚固刺,锚固刺被用于插入土壤内以实现锚固。本方案可以对基坑和边沿的边沿进行有效防护,避免塌陷、风化、雨水冲塌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弧形基坑的边沿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生产、扬尘处理、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等均成为施工的重点控制的对象。
由于各种基坑、边沿、各种水池等的土建工程开挖施工中,由于开挖施工造成土质扰动、疏松而形成风化、粉尘等,特别是其边缘口塌陷、风化、雨水冲塌的事件时有发生,不利于开展安全文明施工现场。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做好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同时节省施工资源消耗,通过对基坑坑壁及边沿边缘的防护、避免由于坑壁坍塌而造成的二次清理工作或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建立良好文明的施工现场等,有必要开发出一种满足上述要求的边沿支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弧形基坑的边沿支护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基坑边沿塌陷、风化、雨水冲塌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适用于弧形基坑的边沿支护装置,包括支护组件;
所述支护组件包括多个支护单元,所述支护单元相互围合形成圆形的支护结构;
所述支护单元包括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所述第一护板贴附于地面,所述第二护板贴附于基坑的上边沿,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护板的靠近所述第二护板的边沿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护板的靠近所述第一护板的边沿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一护板上的凹槽能够与所述第二护板上的凸起相适配,当需要使用所述支护单元时,将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展开形成直角结构,当需要收起所述支护单元时,将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收起堆叠;
所述第一护板设置为扇形平面结构,所述第二护板设置为弧形结构;
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的背面均设置有锚固刺,所述锚固刺被用于插入土壤内以实现锚固。
更进一步地;
还包括护栏组件,所述护栏组件包括多个护栏单元,所述护栏单元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柱;
所述第一护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槽体;
所述连接柱能够自伸入卡接于所述第一槽体内。
更进一步地;
所述护栏单元具有站立状态和平铺状态;
在所述站立状态下,所述护栏单元与所述第一护板相垂直;
在所述平铺状态下,所述护栏单元与所述第一护板处于同一平面。
更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槽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护板的背离所述第二护板的侧边,且所述第一槽体与外界导通。
更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槽体自外部向内部宽度渐缩。
更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护板上设置有多条相互间隔的第二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130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警用发光马甲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药剂添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