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车尾门区域的大深度贴胶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14713.5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15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蒋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华富博洋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2/24 | 分类号: | B05B12/24 |
代理公司: | 苏州所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3 | 代理人: | 徐典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车尾 区域 深度 贴胶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车尾门区域的大深度贴胶机,包括胶带传送机构,包括储料轮,存储有呈卷绕状态的胶带,储料轮连接有基板;底板,与基板的底部垂直连接,底板沿背离基板的方向依次由第一横向段、第二横向段、竖向段构成,第一横向段的厚度大于第二横向段;底板上凹陷有容纳胶带的限位槽,限位槽包括分别位于第一横向段、第二横向段上表面的第一横向槽、第二横向槽,还包括分别位于竖向段正反面的竖向槽、第三横向槽,竖向槽与第二横向槽交界,第三横向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横向槽、第二横向槽、竖向槽的长度方向均垂直。采用此实用新型能够适应车尾门附近形状复杂、较深沟壑的胶带贴附作业,避免胶带磨损,贴附后的胶带也较牢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胶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车尾门区域的大深度贴胶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内针对不同应用场合的胶带贴附辅助工具比较少,往往就是简单的滚轮结构,使用过程中往往靠人员对贴附的胶带进行调节,也仅能对简单的平面进行辊压贴附,功能较为单一。当汽车表面油漆不止一种颜色时,就需要对车身表面的不同位置进行分别喷漆,在不同油漆区的交界处就需要用到分色用的胶带。
尾门边沿由于是冲压件,存在一些宽度窄、深度深的沟壑,同时横断面结构还较为异形,如果需要对沟壑的底部进行贴胶,空间较小,难以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车尾门区域的大深度贴胶机,能够适应车尾门附近形状复杂、较深沟壑的胶带贴附作业,避免胶带磨损,贴附后的胶带也较牢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车尾门区域的大深度贴胶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车尾门区域的大深度贴胶机,包括:胶带传送机构,包括储料轮,存储有呈卷绕状态的胶带,储料轮连接有基板;底板,与基板的底部垂直连接,底板沿背离基板的方向依次由第一横向段、第二横向段、竖向段构成,第一横向段的厚度大于第二横向段;底板上凹陷有容纳胶带的限位槽,限位槽包括分别位于第一横向段、第二横向段上表面的第一横向槽、第二横向槽,还包括分别位于竖向段正反面的竖向槽、第三横向槽,竖向槽与第二横向槽交界,第三横向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横向槽、第二横向槽、竖向槽的长度方向均垂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底板的长度足够长,并且具备一定的折弯,便于底板的底部能深入车身表面固有的一些沟壑内,能实现对此处胶带的挤压贴附。同时由于第一横向段的厚度相对厚,其厚度是大于车身上沟壑的宽度的,所以实际塞入沟壑中的是第一横向段、竖向段的部位,第一横向段与第二横向段的交界相当于起到一种限位作用,控制底板底部的深度。露出在车身外部的第一横向槽对胶带起到初步的限位导向作用,保证胶带顺利得在第二横向槽中传送。第二横向槽、竖向槽则是适应沟壑的横断面形状,改变胶带的传送轨迹直至沟壑的底部,防止胶带与沟壑内壁无关部位发生过多的摩擦。第三横向槽则进一步改变胶带的传送方向与正反面朝向,让胶带的长度方向与沟壑的长度方向重合,便于持续得对车身沟壑进行贴胶带作业。本技术方案能够适应车尾门附近复杂沟壑的胶带贴附作业,避免胶带磨损,贴附后的胶带也较牢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横向段与第二横向段的延伸方向平行,竖向段与第二横向段呈钝角夹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基本限定了底板的大致形状,钝角夹角便于底板从车身沟壑中进出,避免与沟壑内壁卡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第一横向槽、第二横向槽、竖向槽、第三横向槽的各自深度、宽度均相同;胶带的两面分别为背胶面、带胶面,第一横向槽、第二横向槽、竖向槽、第三横向槽均与胶带的背胶面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横向槽、第二横向槽、竖向槽、第三横向槽不破坏胶带上的胶液,只是起到改变胶带最终传送位置、方向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华富博洋商贸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华富博洋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147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消毒小车用红外传感机构
- 下一篇:一种热处理加热炉的高效废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