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管式冷却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15833.7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93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刚 |
主分类号: | F27B7/38 | 分类号: | F27B7/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商金婷 |
地址: | 250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管式 冷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管式冷却机。为了解决物料与介质直接换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间接换热,使物料与换热介质不直接接触而达到间接换热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多管式冷却机,包括进料部分、筒体部分、托轮组部分、传动部分、齿轮罩、挡托轮组、风管、冷却管部分、出料部分、出料筛部分、出风管部分等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物料不污染,换热介质不夹带物料的效果,可广泛应用于钛白粉、陶粒、水泥等行业冷却物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间接式冷却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管式冷却机装置。
背景技术
冷却机是一种热交换装置,它是以空气从高温的物料冷却管外通过,对物料进行间接冷却,同时回收物料的热量可以用于回转煅烧窑的助燃空气,提高煅烧窑的热效率。如果采用冷风与物料直接接触的单通冷却机,容易带走细粉类的物料,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间接换热,使物料与换热介质不直接接触而达到间接换热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物料不污染,换热介质不夹带物料的效果,可广泛应用于钛白粉、陶粒、水泥等行业冷却物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间接冷却的多管式冷却机,主要解决了物料与换热介质不直接接触的问题,同时随着物料的旋转更好的增加了接触面积,使物料与换热介质更有效的换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管式冷却机。包括:进料部分(1)、筒体部分(2)、托轮组部分(3)、传动部分(4)、齿轮罩(5)、挡托轮组(6)、风管(7)、冷却管部分(8)、出料部分(9)、出料筛部分(10)、出风管部分(11)、进料溜管(12)、进料部支架(13)、进料锥管(14)、轮带(15)、垫铁(16)、小齿轮(17)、挡轮(18)、进风口(19)、出料罩支架(20)、细出料口(21)、粗出料口(22)、大齿轮(23)、拉条(24)、小齿轮轴承座(25)、动力减速机(26)、齿轮罩支架(27)、底座(28)、托轮(29)、托轮座(30)。
所述的筒体部分(2)包括:轮带(15)、垫铁(16)和进风口(19),所述的垫铁(16)与筒体部分(2)焊接在一起,所述的垫铁(16)以筒体部分(2)中心线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的轮带(15)内圈与垫铁(16)外侧安装在一起,所述的进风口(19)以筒体部分(2)中心线圆周均匀分布;
所述的托轮组部分(3)包括:底座(28)、托轮(29)、和托轮座(30),所述的托轮座(30)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底座(28)上,所述的托轮(29)通过轴承固定在托轮座(30)上,所述的托轮(29)可随着筒体部分(2)转动,所述的托轮(29)与轮带(15)接触,且两托轮(29)与轮带(15)接触点到筒体部分(2)中心线的夹角为55-65°之间,优选60°;
所述的挡托轮组(6)包括:挡轮(18)、底座(28)、托轮(29)、和托轮座(30),所述的挡轮(18)外圆与轮带(15)侧面滚动接触;
所述的传动部分(4)包括:小齿轮(17)、大齿轮(23)、拉条(24)小齿轮轴承座(25)、动力减速机(26)组成,所述的拉条(24)焊接在筒体部分(2)上,且以筒体部分(2)中心线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的大齿轮(23)通过螺栓铰接在拉条(24)上,所述的小齿轮(17)通过轴承连接在小齿轮轴承座(25)上,所述的动力减速机(26)通过联轴器与小齿轮(17)键连接,所述的小齿轮(17)与大齿轮(23)齿轮啮合;
所述的冷却管部分(8)与进料锥管(14)连接,且以风管(7)中心线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的冷却管部分(8)与进料锥管(14)数量为8-16个,优选12个,所述的进料锥管(14)呈锥形,所述的风管(7)位于筒体部分(2)中心,所述的冷却管部分(8)、进料锥管(14)和风管(7)随着筒体部分(2)转动而转动,所述的出风管部分(11)与风管(7)通过旋转接头连接,所述的出风管部分(11)不随筒体部分(2)转动而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刚,未经李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158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