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模具、柔性模组及模具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16795.7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83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林;张国君;邓建群;黄杰灵;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2 | 分类号: | B30B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健;邱成杰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模具 模组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模具的生产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柔性模具、柔性模组合模具总成,该柔性模具包括第一摆臂(1)、第二摆臂(2)、筋板(3)和升降装置;所述第一摆臂(1)和第二摆臂(2)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摆臂(1)和/或所述第二摆臂(2)设于,所述升降装置上,以使得所述升降装置带动所述第一摆臂(1)和/或所述第二摆臂(2)摆动,所述筋板(3)搭接于所述第一摆臂(1)和所述第二摆臂(2)上,以跟随所述第一摆臂(1)和/或所述第二摆臂(2)摆动以形成压型型面。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由于模具的压型型面固定,模型加工范围受限,导致模具数量多、占地面积大,模具加工作业中模具更换频繁,整体加工作业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模具的生产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柔性模具、柔性模组合模具总成。
背景技术
常规的用于成形搅拌车搅拌筒内零件及工装加工的固定模具为具有固定的上模固定基体和下膜固定基体,基体之间的压型型面固定,不能根据不同的实际需求对模具进行调整而进行不同模具的生产。致使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施工需求,需要进行多种模具的生产置备以方便零部件及工装的生产。因此,容易出现由于模具的压型型面固定,模型加工范围受限,导致模具数量多、占地面积大,模具加工作业中模具更换频繁,整体加工作业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模具、柔性模组合模具总成;
该柔性模具的前后摆臂是绕转轴运动的,摆臂上有筋板槽,置于摆臂槽里的筋板按一定的间距顺次排列,且是可以随着摆臂上下运动而在筋板槽里前后运动的。摆臂的不同高度就会对应筋板不同的位置,筋板不同的位置就会形成不同的曲面。摆臂的运动由与之相连的升降机实现,系统通过控制升降装置的运动来实现不同曲面的调节。同时,柔性模具组成具有向下相对的上模具和下模具的柔性模组,可通过系统的控制来实现上模具和下模具的成型匹配来实现整体模具加工的曲面的变化,从而可通过柔性模具和/或柔性模组对不同类型的工件进行生产和加工,解决了由于模具的压型型面固定,模型加工范围受限,导致模具数量多、占地面积大,模具加工作业中模具更换频繁,整体加工作业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模具;
该柔性模具,包括第一摆臂、第二摆臂、筋板和升降装置;
所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摆臂和/或所述第二摆臂设于所述升降装置上,以使得所述升降装置带动所述第一摆臂和/或所述第二摆臂摆动,所述筋板搭接于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上,以跟随所述第一摆臂和/或所述第二摆臂摆动以形成压型型面。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模具,通过在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上搭接筋板形成压型型面,将第一摆臂和/或第二摆臂设置在升降装置上,以使得所述升降装置带动第一摆臂和/或第二摆臂摆动,同时带动搭接于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上的筋板摆动,以对柔性模具的压型型面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了利用同一套模具,通过对升降装置的调整可满足生产过程中对不同压型型面的需求的目的,进而解决了由于模具的压型型面固定,模型加工范围受限,导致模具数量多、占地面积大,模具加工作业中模具更换频繁,整体加工作业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作用于所述第一摆臂的第一升降装置和作用于所述第二摆臂的第二升降装置。
优选地,所述柔性模具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摆臂和/或第二摆臂,并对所述第一摆臂和/或第二摆臂的作业位置进行限制的转轴。
优选地,所述转轴包括用于连接第一摆臂的第一转轴和用于连接第二摆臂的第二转轴。
优选地,所述第一摆臂包括与第一转轴连接的第一连接位点,所述第二摆臂包括与第二转轴连接的第二连接位点,所述第一连接位点和/或第二连接位点在所述升降装置的作用下带动对所述第一摆臂和/或所述第二摆臂进行高度的调整。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位点和第二连接位点呈对角线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167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自动控制的人员消毒通道
- 下一篇:一种产品外观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