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自动排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18749.0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60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峰;杨云鹏;高晶;潘贺贺;张静雅;薛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信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刘彬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油气 三相 分离器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相分离器排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自动排砂装置,所述自动排砂装置包括集砂装置、水力喷砂管、自力喷砂管和智能温度变送器,所述水力喷砂管包括进水管和设于所述进水管两端的分支射管,两个所述分支射管分别设于所述集砂装置内部下方,所述自力喷砂管包括倒L型的排水管和连接在所述排水管下的喷射筛管,所述喷射筛管的另一端的端口密封设置,且延伸至所述集砂装置内,所述排水管两侧设有支撑筋板,所述智能温度变送器设于所述集砂装置的内部上方,所述集砂装置下部设有排砂控制阀。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在卧式三相分离器运行过程中动态监测积砂、自动排砂,保证卧式三相分离器排砂及时、可靠自动排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相分离器排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自动排砂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地面工程中,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是油田采出液预处理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其主要作用为对进入集中处理站的油、气、水混合物进行预处理,分离出来液中的天然气与游离水,最大限度减少后续流程处理液量,其运行效果的优略不仅影响后续环节中原油、采出水处理达标率,更影响后续工艺流程处理能耗与药剂消耗。
影响三相分离器运行效果的因素较多,其中三相分离器腔体积砂为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目前油田已建三相分离器大多数设计为底部排砂,在分离器底部设置若干个泄放口,进行人工排砂或者水力排砂。人工排砂为通过分离器人孔进入分离器内部,清理粘附在罐底壁面的泥砂,该方法需停产进行,降低生产效率的同时增加了人工成本;水力排砂是指在分离器运行过程中,通过人工开启分离器底部排砂口阀门,依靠分离器下层分离水的冲击,将泥砂从分离器中排出,该方法需人工操作排砂阀门,在目前油田智能化、自动化发展趋势下,该方法人工耗时长,且难以准确判断排砂时间与排砂频次,排砂不及时极易造成排砂口的堵塞,在这种情况下仍然需要分离器停产、检修,并进行人工排砂。排砂不及时可导致三相分离器有效容积减小,缩短介质停留时间,严重时可造成分离器内部构件堵塞,影响分离效果,造成油气水处理不达标。此外,目前油田已建大量三相分离器,在不对已建三相分离器内部结构进行改造的前提下,亟需一种结构简单、易与已建设备排砂口匹配的智能自动排砂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自动排砂装置,解决了卧式三相分离器不能自动排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自动排砂装置,设置于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的排砂口处,所述自动排砂装置包括集砂装置、水力喷砂管、自力喷砂管和智能温度变送器,所述水力喷砂管包括进水管和设于所述进水管两端的分支射管,所述进水管设于所述集砂装置外部,且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水力喷砂控制阀,两个所述分支射管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所述集砂装置内部下方,所述自力喷砂管包括倒L型的排水管和连接在所述排水管下的喷射筛管,自力喷砂管上端设置弯管,安装时管口正对三相分离器内部分离水流向,所述喷射筛管的另一端的端口密封设置,且延伸至所述集砂装置内,所述排水管两侧设有支撑筋板,所述智能温度变送器设于所述集砂装置的内部上方,所述集砂装置下部设有排砂控制阀,所述排砂控制阀下连接有排污管线。
作为优化,所述集砂装置为漏斗型,所述集砂装置与所述排砂控制阀通过法兰连接,集砂装置,主要用于三相分离器泥砂的收集。
作为优化,所述智能温度变送器与所述水力喷砂控制阀和排砂控制阀之间分别通过信号传输线连接。首先通过温差信号智能判断排砂时间,其次通过温度变送器控制信号与水力喷砂控制阀的联锁,实现三相分离器准确、自动排砂。智能温度变送器位于自动排砂装置上部,温度信号可传送至站场中控系统实现集中控制,也可通过信号传输线直接自控控制水力喷砂控制阀、排砂控制阀开关。
作为优化,所述分支射管由所述集砂装置外部向内延伸并向上倾斜,且所述分支射管上设有喷嘴,所述喷嘴的段部直径为0.5cm~1.0cm。所述分支射管可在排砂过程中实现自动喷水,扰动积砂,使三相分离器排砂更彻底、更迅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信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信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187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静电保护的发光二极管
- 下一篇:一种双框构平行顶进方向控制限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