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联机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19013.5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20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青健;刘琨;王明;张绣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58 | 分类号: | F24F11/58;F24F11/88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马萍华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机 空调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包括:多联机模块,包括室外机控制单元、室内机控制单元和线控器单元;集控无线模块,其与所述多联机模块利用通讯总线连接;用于发出通信指令的云端控制模块,其与所述集控无线模块通过无线通信协议连接;其中,所述集控无线模块包括用于传输所述通信指令的透传单元和用于通过H‑LINK电路进行信息传输转换的HomeBus通讯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集控无线模块可以对多联机空调系统中各个室内外机进行系统、地址及其他功能设定,有效提高了多联机空调集中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操作程度,降低了室内外机控制单元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提高了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远程配置功能可拓展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联机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多联机空调集中控制系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高端楼宇、各种场馆的等大型项目中,主要通过传统集控设备进行集控功能控制,且集中控制系统中的各台室内外机需依靠系统号、地址号进行区分控制,各室内外机主要是通过主控基板上的拨码开关回路进行系统、地址功能设定。传统集控设备操作智能化程度低,功能少,远程配置功能可拓展性差,同时室内外机主控基板增加各拨码开关回路后成本增加,生产效率低。
综上,现需要设计多联机空调系统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多联机空调集中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操作程度低、远程配置功能可拓展性差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联机空调系统,提高了多联机空调集中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程度、降低了室内外机主控基板生产成本,提升了用户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多联机空调系统,包括:
多联机模块,包括室外机控制单元、室内机控制单元和线控器单元;
集控无线模块,其与所述多联机模块利用通讯总线连接;
用于发出通信指令的云端控制模块,其与所述集控无线模块通过无线通信协议连接;
其中,所述集控无线模块包括用于传输所述通信指令的透传单元和用于通过H-LINK电路进行信息传输转换的HomeBus通讯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控无线模块采用集控蓝牙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控蓝牙模块包括蓝牙芯片单元和HomeBus通讯单元;所述蓝牙芯片单元与所述云端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HomeBus通讯单元与所述多联机模块通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蓝牙芯片单元为所述透传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蓝牙芯片单元内设有用于传输通信指令的UART通讯回路;所述HomeBus通讯单元设有H-LINK通信回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机控制单元与所述室内机控制单元利用H-LINK第一通讯电路连接;所述室内机控制单元与所述线控器单元利用H-LINK第二通讯电路连接;所述通讯总线与所述H-LINK第一通讯电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控无线模块还包括用于接收外部电源的外部供电接口和内部电池供电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机控制单元与所述室内机控制单元均设有系统号和地址号;所述云端控制模块利用所述集控无线模块获取所述系统号和所述地址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联机模块包括若干个子模块;所述子模块之间的通讯总线互不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机控制单元与所述室内机控制单元未设有系统号和地址号;所述云端控制模块利用所述集控无线模块分配所述系统号和所述地址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190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毛细管效应缓释找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导电膜平板热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