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RFID的物联无感加油可穿戴感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21300.X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86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绪勇;黄海健;罗诣;唐傲;王志宸;张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喂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K17/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人和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34 | 代理人: | 钟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物联无感 加油 穿戴 感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物联无感加油可穿戴感应装置,包括一种基于RFID的物联无感加油可穿戴感应装置,包括基于RFID的可穿戴感应表和可穿戴表带,基于RFID的可穿戴表带连接在基于RFID的可穿戴感应表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RFID的可穿戴感应表外接可穿戴控制装置,所述可穿戴控制装置控制基于RFID的可穿戴感应表;所述的可穿戴感应表包括上壳套、下壳套、电池模组、控制模板、RFID模块、开关模组、电量灯模组、网络通讯模组、蜂鸣模块和USB接口。本实用新型携带简便、操作方便、成本低、适用于RFID物联无感加油场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RFID的物联无感加油可穿戴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为了方便用户的出行,减少公共交通的压力,个人机动汽车越来越普及,而为了避免汽车油量不足导致的无法启动的情况出现,加油站的数量呈现不断增加的形势,尤其加油汽车数量的增加力度更甚,然而随着加油人数的增加,如何便捷、快速的进行加油,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
目前,传统的加油方式为,用户汽车进站,停放到对应的油号的加油设备处,用户告知加油工作人员需要加入的油量或者价格,通过加油工作人员进行加油处理,并在加油处理后,用户需要下车进入收银台进行排队付费,并在付给成功后,将加油成功的信息通知给加油工作人员,以便加油工作人员放行,完成加油。由上述加油流程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付费方式繁琐、人工成本高,且用户体验差的问题。因此,社会、学校、科学家、政府研究机构、企业等都在努力寻求各种各样的技术和思路以解决现有技术难题。
随着近年来无感支付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加油站开始推行采用视频、位置识别的无感加油支付功能以解决现有技术难题。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是基于汽车号牌视觉、位置识别手段+小额免密代扣的无感支付方案,然而该方案受限于加油站前庭位置复杂、网络传输、角度光线影响、识别准确率、非法假套牌等因素,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加油站的无感支付需求。另外,实施该方案需要开地埋线,整个系统的实施难度较大,从而限制了无感支付技术在加油站支付方面应用的推广。
由上述加油流程可知,现有采用视频、位置识别的无感加油支付技术中,存在加油站前庭位置复杂、网络传输、角度光线影响、识别准确率、非法假套牌、实施需要开地埋线、整个系统的实施难度较大等问题。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无感加油支付方案以应对当前的挑战。
而无感加油支付方案中需要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同时识别汽车油箱电子标签信息和油枪电子标签信息,并向外部系统和操作人员传递各项信息,现有的电子标签信息识别器构造和功能简单、携带不便、操作困难,不能达到快速、有效、方便的现代化无感加油支付操作要求,设计一种携带方便、操作简便、适用于RFID物联无感加油场景的可穿戴感应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携带方便、操作简便、适用于RFID物联无感加油场景的基于RFID的物联无感加油可穿戴感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物联无感加油可穿戴感应装置,包括基于RFID的可穿戴感应表和可穿戴表带,基于RFID的可穿戴表带连接在基于RFID的可穿戴感应表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RFID的可穿戴感应表外接可穿戴控制装置,所述可穿戴控制装置控制基于RFID的可穿戴感应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喂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喂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213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