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漏磁屏蔽结构及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23551.1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83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程旭博;马勇;郭爱华;摆建品;杨守辉;张平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变电工京津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智能电气有限责任公司;特变电工超高压电气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6 | 分类号: | H01F2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罗建民;邓伯英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清区汽车产业***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屏蔽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漏磁屏蔽结构,包括线圈端部磁屏蔽,所述线圈端部磁屏蔽设置在变压器的线圈端部与铁轭端部以及夹件之间,还包括金属屏蔽,所述金属屏蔽设置在所述夹件和所述线圈端部磁屏蔽之间。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含所述变压器漏磁屏蔽结构的变压器。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漏磁屏蔽结构能够使变压器的线圈端部漏磁最大限度的进入铁心,解决变压器中夹件局部过热的问题,且能够降低变压器负载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漏磁屏蔽结构及包含所述变压器漏磁屏蔽结构的变压器。
背景技术
高电压大容量变压器应用广泛,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高电压大容器电压器的漏磁通很大,漏磁通容易进入至铁心夹件、油箱等金属结构件内,产生附加损耗,并使金属结构件局部过热。若金属结构件温度过高,会加速与其接触的变压器油老化,且变压器油还会受热分解并产生气体,影响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目前大容量、高电压、高阻抗产品在控制漏磁主要通过在线圈端部与铁心夹件之间采用L型、条形或肺型磁屏蔽的方式来降低漏磁引起的风险。
但是,通过对变压器端部漏磁场和现有漏磁屏蔽结构进行分析,现有漏磁屏蔽结构存在以下问题:端部只采用漏磁屏蔽,利用漏磁屏蔽疏导汇集的漏磁,仅改善了线圈端部部分漏磁通场的形状,减小了穿过夹件的漏磁,而在高阻抗,超高压,超大容量的变压器产品上使用现有技术的漏磁屏蔽结构,其屏蔽和控制夹件过热效果不显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变压器漏磁屏蔽结构及包含所述变压器漏磁屏蔽结构的变压器,所述变压器漏磁屏蔽结构能够使变压器的线圈端部漏磁最大限度的进入铁心,减少进入夹件内的漏磁,从而解决变压器中夹件局部过热的问题,且能够降低变压器负载损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压器漏磁屏蔽结构,包括线圈端部磁屏蔽,所述线圈端部磁屏蔽设置在变压器的线圈端部与铁轭端部以及夹件之间,所述变压器漏磁屏蔽结构还包括金属屏蔽,所述金属屏蔽设置在所述夹件和所述线圈端部磁屏蔽之间。
优选的,所述线圈端部磁屏蔽包括第一磁屏蔽和第二磁屏蔽;
所述铁轭包括上铁轭和下铁轭,所述夹件包括上夹件和下夹件,所述第一磁屏蔽设置在线圈端部与上铁轭的端部以及上夹件之间,所述第二磁屏蔽设置在线圈端部与下铁轭的端部以及下夹件之间;
所述金属屏蔽包括第一金属屏蔽和第二金属屏蔽;
所述第一金属屏蔽设置在所述上夹件与所述第一磁屏蔽之间;
所述第二金属屏蔽设置在所述下夹件与所述第二磁屏蔽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屏蔽全覆盖或分段覆盖在所述上夹件的下表面上;
所述第二金属屏蔽全覆盖或分段覆盖在所述下夹件的上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金属屏蔽与所述夹件焊接或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金属屏蔽采用铜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金属屏蔽的边缘采用圆角。
优选的,所述线圈端部磁屏蔽采用硅钢片制成;
所述线圈端部磁屏蔽的厚度为0.27-0.3mm,其长度为200-2000mm,宽度为30-100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变压器,包括铁轭、铁心和夹件,还包括上述的变压器漏磁屏蔽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变电工京津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智能电气有限责任公司;特变电工超高压电气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特变电工京津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智能电气有限责任公司;特变电工超高压电气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235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容器新型压边机的传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中药材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