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降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25694.6 | 申请日: | 2021-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86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满得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满得日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8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11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降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降尘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上表面均匀固定连通有高层集尘管道结构,外壳内腔顶面固定装配有喷淋式降尘结构,外壳的前壁装配有尘土收集结构,外壳左右侧壁嵌入装配有网板;方案采用高层集尘管道结构安装在建筑外壁,根据建筑高度进行管道的连接与建设,并在固定的间距上设置气泵和集尘斗,对不同高度的灰尘进行统一收集,将灰尘从较高的根源处进行收集处理,避免高处灰尘洒落下去,保护建筑工人健康;方案采用喷淋式降尘结构将尘土通过喷淋方式进行打湿,打湿后的尘土收集在收集槽中,收集槽外壁上设有滤水孔,将水分滤除直接排放至地面上,收集槽能够抽出方便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工地进行建造施工时会产生大量的尘灰,所以需要一定措施来减少灰尘,以保证建筑工人的健康,因楼层在建造时会一层一层升高,升高后的楼层在进行施工时会继续产生大量灰尘,从高处向下散落的灰尘,分布面广,影响范围大;现有的地面上进行集尘或水雾降尘的措施不能有效针对从高处散落的扬尘,造成降尘效果不够理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工程用降尘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降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降尘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均匀固定连通有高层集尘管道结构,所述外壳内腔顶面固定装配有喷淋式降尘结构,所述外壳的前壁装配有尘土收集结构,所述外壳左右侧壁嵌入装配有网板。
优选的,所述高层集尘管道结构包括固定连通于外壳上表面左右两侧的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上端固定装配有管道,所述管道外壁与建筑墙壁之间固定装配有固定半环,所述管道上均匀固定装配有气泵,所述管道外壁均匀固定连通有集尘斗,所述集尘斗和气泵间隔分布。
优选的,所述喷淋式降尘结构包括固定装配于外壳内腔顶面的锥形斗,且锥形斗较小端朝下,所述锥形斗外壁缠绕固定有水管,且水管末端封死,所述水管外壁均匀固定连通有喷头,所述喷头贯穿锥形斗外壁延伸至内部,所述外壳后壁固定装配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贯穿外壳后壁的水管进水端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尘土收集结构包括开设于外壳前壁下端的矩形窗口,所述矩形窗口内插接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位于锥形斗下端,所述收集槽前壁固定装配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设计了一种建筑工程用降尘装置,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1)方案采用高层集尘管道结构安装在建筑外壁,根据建筑高度进行管道的连接与建设,并在固定的间距上设置气泵和集尘斗,对不同高度的灰尘进行统一收集,将灰尘从较高的根源处进行收集处理,避免高处灰尘洒落下去,保护建筑工人健康。
(2)方案采用喷淋式降尘结构将尘土通过喷淋方式进行打湿,打湿后的尘土收集在收集槽中,收集槽外壁上设有滤水孔,将水分滤除直接排放至地面上,收集槽能够抽出方便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喷淋式降尘结构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壳后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高层集尘管道结构、21波纹管、22管道、23固定半环、24气泵、25集尘斗、3喷淋式降尘结构、31锥形斗、32水管、33喷头、34水泵、4尘土收集结构、41矩形窗口、42收集槽、43把手,5网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满得日,未经满得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256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