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继电器接线铜柱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27514.8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66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朱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盐利伦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5/14 | 分类号: | H01H45/1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刘昕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兴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继电器 接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继电器接线铜柱,包括铜柱本体、分段接线槽、内螺纹槽、第一螺纹固定孔、锥形凹槽、第二螺纹孔和限位凸块,所述铜柱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分段接线槽,所述分段接线槽的上部为内螺纹槽,所述内螺纹槽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螺纹固定孔,所述分段接线槽的下部为底部开口逐渐增大的锥形凹槽,所述锥形凹槽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铜柱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凸块。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接线牢固的连接在接线铜柱内,接线铜柱不易松动,性能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铜柱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继电器接线铜柱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传统继电器的接线柱一般都是采用将电线插入其槽体内,然后通过侧边的螺丝紧固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螺丝拧得太紧容易造成线头的损坏,甚至钉尖直接穿过电线,太松又不能很好的固定,电线容易脱落,在使用接线柱接线时,紧固标准件上的螺母时如果用力过大,会使接线柱转动,同时带动线圈引线,使引线断裂,从而影响接触器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继电器接线铜柱,能够使接线牢固的连接在接线铜柱内,接线铜柱不易松动,性能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继电器接线铜柱,包括铜柱本体、分段接线槽、内螺纹槽、第一螺纹固定孔、锥形凹槽、第二螺纹孔和限位凸块,所述铜柱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分段接线槽,所述分段接线槽的上部为内螺纹槽,所述内螺纹槽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螺纹固定孔,所述分段接线槽的下部为底部开口逐渐增大的锥形凹槽,所述锥形凹槽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铜柱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凸块。
作为优选,所述内螺纹槽为圆柱形凹槽,所述第一螺纹固定孔的轴心线与内螺纹槽的侧壁互相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螺纹孔的轴心线与锥形凹槽的对应侧壁互相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凸块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限位凸块竖直设置在铜柱本体的顶部。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凸块和铜柱本体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螺纹固定孔和第二螺纹孔的外侧开口位于铜柱本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一螺纹固定孔和第二螺纹孔所在的侧面为竖直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铜柱本体、分段接线槽、内螺纹槽、第一螺纹固定孔、锥形凹槽、第二螺纹孔和限位凸块结合在一起,经过试验优化,能够使接线牢固的连接在接线铜柱内,接线铜柱不易松动,性能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继电器接线铜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继电器接线铜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铜柱本体、2-分段接线槽、3-内螺纹槽、4-第一螺纹固定孔、5-锥形凹槽、6-第二螺纹孔、7-限位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盐利伦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海盐利伦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275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端盖以及具有该端盖的天线罩组件
- 下一篇:一种棒料自动存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