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LED灯斜口式24位配线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28226.4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81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粤道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14 | 分类号: | H04Q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永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78 | 代理人: | 郭裕彬 |
地址: | 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灯斜口式 24 配线架 | ||
本实用新型的带LED灯斜口式24位配线架,包括左、右两个配线架组件;每个配线架组件,包括对已分开的十二条后端信号传输线进行限位的理线架,其理线架设有夹紧机构夹紧被限位的后端信号传输线,其理线架固定连接其模块架从而和其模块架一体运动。每个配线架组件,在其模块架相对于其固定架转动的过程中,其理线架也会跟随其模块架运动。每个配线架组件,其夹紧机构夹紧被限位的后端信号传输线,那么在其理线架跟随其模块架运动的过程中,其模块架和其理线架会一起拉动被限位的后端信号传输线,其理线架与后端信号传输线不会产生相对运动从而不会刮到这些后端信号传输线。工作人员在打开模块架的过程中,不会造成后端信号传输线破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配线架。
背景技术
配线架包括模块架,模块架上安装有通信模块。工作人员把配线架安装在安装位置上之后,还需要把后端信号传输线接到通信模块上。通信模块一般有多个,后端信号传输线也有相应的多条。如果多条后端信号传输线杂乱无章,那么就会对后期负责维修的工作人员造成困难,因此配线架还包括理线架。多条后端信号传输线先穿过理线架后接到通信模块上,理线架对被分开的多条后端信号传输线进行限位,那么多条后端信号传输线就不会显得杂乱。现有的配线架,其模块架和理线架都是固定的,只有通信模块前端露出到模块架前方,通信模块主体部分处于模块架后方的配线架内部空间内,而配线架内部空间狭小,工作人员在对通信模块进行维修时比较麻烦。专利文献CN108415133A公开了一种配线架,这种配线架前侧的模块架分为可转动的左、右两半。工作人员在维修时,可以把模块架往前打开从而完全把通信模块露出到配线架外,那么工作人员就不会受到配线架内部空间的限制,操作起来比较容易。在工作人员维修时,模块架上的多个通信模块后端已经接有后端信号传输线,那么工作人员在打开模块架的过程中,模块架转动带动其上的多个通信模块运动,多个通信模块就会各自拉动与其端接的后端信号传输线。但这种模块架后侧的理线架是固定的,那么多条后端信号传输线就会相对于理线架运动,而理线架会对多条后端信号传输线起到限位作用,因此在工作人员打开模块架的过程中,理线架会刮到多条后端信号传输线,导致后端信号传输线容易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LED灯斜口式24位配线架,工作人员对通信模块进行维修不会造成后端信号传输线破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带LED灯斜口式24位配线架,包括左、右两个配线架组件;每个配线架组件,包括一个固定架、一个模块架和铰链,其模块架经铰链活动连接在其固定架上从而可相对于其固定架转动;包括二十四个斜口式通信模块,其中,十二个通信模块安装在左配线架组件的模块架上,十二个通信模块安装在右配线架组件的模块架上;通信模块前端设有前端信号接口,通信模块后端设有用来端接后端信号传输线的后端信号接口;包括分别电连接二十四个通信模块以分别检测二十四条后端信号传输线线路通断的二十四个检测模块,还包括分别电连接二十四个检测模块的二十四个LED指示灯;每个配线架组件,包括对已分开的十二条后端信号传输线进行限位的理线架,其理线架设有夹紧机构夹紧被限位的后端信号传输线,其理线架固定连接其模块架从而和其模块架一体运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十二对夹紧块;每一对夹紧块中的两个夹紧块之间留空形成可供一条后端信号传输线穿过的一个穿线口,这两个夹紧块夹紧这条后端信号传输线。
更进一步地,所述夹紧块是弹性形变块,凭藉弹性形变力夹紧后端信号传输线。
更进一步地,每个配线架组件,包括连接杆,其理线架与其模块架的固定连接通过该连接杆实现。
更进一步地,每个配线架组件,其连接杆前端固定连接其模块架,其连接杆后端固定连接其理线架,从而使得其理线架固定连接其模块架。
更进一步地,左配线架组件,其模块架具体是左端经铰链活动连接在其固定架上的;右配线架组件,其模块架具体是右端经铰链活动连接在其固定架上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粤道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粤道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282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动画自动编码解码装置
- 下一篇:气浮式吸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