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建造层间粘结强度的增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28872.0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35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张韦;朱超;张博闻;党庆芝;伍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0/02 | 分类号: | C04B20/02;C04B14/48;C04B28/00;B33Y10/00;B33Y7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造 粘结 强度 增强 装置 | ||
1.一种3D建造层间粘结强度的增强装置,包括同心设置且长度相同的不锈钢空心钢管(1)和铁磁性材料外层管(3),其特征在于,在不锈钢空心钢管(1)的外径上缠绕有用于在不锈钢空心钢管(1)产生竖向匀强磁场的漆包线圈(8),不锈钢空心钢管(1)和铁磁性材料外层管(3)两端设有将不锈钢空心钢管(1)和铁磁性材料外层管(3)固定在一起的铁磁性材料上盖板(2)和铁磁性材料下盖板(5),漆包线圈(8)的接线头从铁磁性材料上盖板(2)或铁磁性材料下盖板(5)穿出;在不锈钢空心钢管(1)的内径设有硅钢铁芯(4);该硅钢铁芯(4)由第一实心不锈钢棒(6)和第二实心不锈钢棒(7)固定于不锈钢空心钢管(1)中央;
在铁磁性材料下盖板(5)两侧,通过横梁(9)对称连接有纵向磁力装置(12),在纵向磁力装置(12)内均匀安装有六个用于产生竖向方向匀强磁场的小型通电螺线管(11),在横梁(9)上设置有横向轨道(10),通过该横向轨道(10)使得纵向磁力装置(12)在横梁(9)上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建造层间粘结强度的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实心不锈钢棒(7)的长度是第一实心不锈钢棒(6)的一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建造层间粘结强度的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锈钢空心钢管(1)的内径为40mm,长度为200mm,所述的铁磁性材料外层管(3)内径为6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建造层间粘结强度的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实心不锈钢棒(6)和第二实心不锈钢棒(7)直径均为1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建造层间粘结强度的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钢铁芯(4)的直径为1mm,长度与不锈钢空心钢管(1)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建造层间粘结强度的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漆包线圈(8)的线径为1mm,匝数为1800~2200匝,外接直流电源的电压为0~30V,电流为0~50A,通电后产生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1.37×10-3~8.94×10-3T。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建造层间粘结强度的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钢铁芯(4)与第一实心不锈钢棒(6)和第二实心不锈钢棒(7)焊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建造层间粘结强度的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锈钢空心钢管(1)选择无磁性或弱磁性的304不锈钢材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建造层间粘结强度的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通电螺线管(11)由漆包线绕不锈钢空心钢管由下至上逆时针缠绕制成,且电流从漆包线上方流入,下方流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3D建造层间粘结强度的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通电螺线管(11)中的不锈钢空心钢管的直径为8mm,高度30mm;且选择无磁性或弱磁性的304不锈钢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288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定位的橡塑机械传动设备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沉降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