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屏蔽连接组件和线缆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29027.5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12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孙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08 | 分类号: | H02G15/08;H02G1/14;H01B7/17;H01B13/00;H01R43/00;H01R4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冯艳莲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蔽 连接 组件 线缆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蔽连接组件和线缆组件,涉及线缆技术领域,以解决线缆屏蔽连接结构不成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蔽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包括:导电装置,其第一端与第一屏蔽层连接的外侧,其第二端与第二屏蔽层连接;第一屏蔽内嵌装置设置在第一屏蔽层的内侧;第一屏蔽外置装置设置在第一端的外侧;第二屏蔽内嵌装置,设置在第二屏蔽层的内侧;第二屏蔽外置装置,设置在第二端的外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蔽连接组件能够对相互连接的两个线缆的屏蔽层进行有效连接,从而能够保证线缆屏蔽效果的有效连续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蔽连接组件和线缆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遍应用,越来越多的车辆开始使用电池作为动力来源。在配备有电池的车辆中,电机、车载电脑等用电器件需要通过线缆与电池进行连接,电池中的电能可以通过线缆传输至用电器件,从而使用电器件发挥各自的功能。在实际应用中,用于连接电池和用电器件的线缆并不是一条完整的线缆,而是由多条线缆依次连接而成的。
具体来说,在线缆中一般包括缆芯和包裹在缆芯外侧的屏蔽网;缆芯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电力的传输;屏蔽网的主要功能是为缆芯提供良好的屏蔽作用,以防止缆芯中的电流对外界的用电元件产生电磁干扰。
目前,将两条线缆进行对接时,由于采用的连接结构不成熟,导致在线缆的对接处,两条线缆的屏蔽网之间不能形成稳定、有效的连接,从而不利于保证线缆的电磁屏蔽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有效提升线缆之间电磁屏蔽效果的屏蔽连接组件和线缆组件。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屏蔽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屏蔽连接组件包括:导电装置、第一屏蔽内嵌装置、第一屏蔽外置装置、第二屏蔽内嵌装置和第二屏蔽外置装置。导电装置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一屏蔽层连接,第二端与第二屏蔽层连接。第一屏蔽内嵌装置设置在第一屏蔽层的内侧。第一屏蔽外置装置设置在第一端的外侧。其中,导电装置的第一端和第一屏蔽层被压紧或焊接或抵接在第一屏蔽内嵌装置和第一屏蔽外置装置之间。第二屏蔽内嵌装置设置在第二屏蔽层的内侧。第二屏蔽外置装置设置在第二端的外侧。其中,导电装置的第二端和第二屏蔽层被压紧或焊接或抵接在第二屏蔽内嵌装置和第二屏蔽外置装置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蔽连接组件中,通过导电装置能够对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进行有效的连接,从而能够保证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之间的电磁屏蔽性能;另外,通过第一屏蔽内嵌装置和第一屏蔽外置装置,能够有效保证第一屏蔽层和导电装置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相应的,通过第二屏蔽内嵌装置和第二屏蔽外置装置,能够有效保证第二屏蔽层和导电装置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作为示例,导电装置的第一端和第一屏蔽层的连接位置为对称连接设置,导电装置的第二端和第二屏蔽层的连接位置为对称连接设置。
导电装置与屏蔽层的连接位置如果是单点连接,则在连接位置会流过较大电流,从而产生磁场,这个磁场又会跟缆芯产生的磁场耦合,使整个线缆连接处发生很大的辐射,严重影响其他电器的工作状态。当导电装置与屏蔽层的连接位置是对称连接时,在连接位置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会相互抵消并减小合成场,从而降低线缆连接处的辐射,并且可以有效的降低缆芯产生的磁场,减小了对其他电器的影响。
作为示例,导电装置的第一端和第一屏蔽层的连接位置为360°连接设置,导电装置的第二端和第二屏蔽层的连接位置为360°连接设置。
相对于导电装置与屏蔽层连接位置为对称设置,导电装置与屏蔽层连接位置为360°连接设置,对线缆的缆芯产生的辐射,以及屏蔽层本身产生的辐射,有很大的屏蔽及抵消作用,从而使线缆连接处的防屏蔽效果达到最优。
作为示例,第一屏蔽内嵌装置和第一屏蔽外置装置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或异形的环状结构,从而可以有效提升屏蔽连接组件的适用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290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串联式的大功率二极管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拆装的雨刮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