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仿生鼻甲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29042.X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83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兆阅;王鹏;于申;沈双;陆菁菁;郑章龙;肖雄;陈百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10 | 分类号: | A61M16/10;A61M16/16 |
代理公司: | 厦门仕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7 | 代理人: | 乐珠秀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鼻甲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仿生鼻甲,包括顺次相连的固定段、连接段及鼻甲段。固定段放置在患者的鼻前庭内;连接段穿过患者的鼻阀,一端连接鼻前庭内的固定段,另一端连接下鼻道的鼻甲段;鼻甲段放置在下鼻道模拟人体鼻甲。鼻甲段通过固定段固定在下鼻道,防止滑入鼻咽部。鼻甲段包括框架及框架内的内芯,将内芯包裹在框架内,便于将鼻甲段推入下鼻道,而存蓄有生理盐水的内芯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加湿,而经过仿生鼻甲的空气亦可与仿生鼻甲交换热量。实现了仿生鼻甲对吸入空气的加湿加温,有效改善空鼻症患者的症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鼻喉科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仿生鼻甲。
背景技术
人类的鼻腔前起于鼻孔,后止于后鼻孔,与鼻咽部相通。鼻腔被鼻中隔分隔为左右两腔,每侧鼻腔又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两部分。鼻前庭表面覆盖有皮肤,固有鼻腔表面覆盖有粘膜,并且含有分泌腺体以及丰富的血管,尤其是下鼻甲,其表面覆盖的粘膜较厚,粘膜下含有丰富的血管,可以对吸入的空气加温、加湿,从而避免低温、干燥的空气直接吸入下呼吸道引起刺激、损伤。
不同原因造成的鼻甲过度切除,或某些疾病本身导致的鼻甲萎缩,都可能引起鼻阻力降低,鼻腔加温、加湿功能减弱,从而引起“空鼻症”。“空鼻症”患者表现为鼻塞,鼻腔、鼻咽及咽部干燥感,部分患者有窒息感、注意力无法集中、疲劳、烦躁、焦虑、抑郁、鼻腔脓涕、血性分泌物、恶臭、嗅觉减退等症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部分患者甚至因此自杀。
目前,临床上对于“空鼻症”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手术的方法,通过植入假体从而缩小鼻腔,改善症状。然而由于植入材料的排斥反应等原因,手术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且手术费用昂贵,患者还需要承受手术的痛苦,因而无法推广。
有鉴于此,如何能在避免手术的前提下,使得空鼻症患者能很好的对吸入鼻腔的的空气进行加湿加温,成为今年来鼻科医生研究的热门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仿生鼻甲。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空鼻症患者鼻阻力降低,吸入空气过于低温及干燥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仿生鼻甲,包括顺次相连的固定段、连接段及鼻甲段,鼻甲段放置在患者的下鼻道内,鼻甲段包括框架及容置于框架内的内芯,内芯用于存蓄生理盐水;固定段放置在患者的鼻前庭内,固定段开设有通孔,通孔用于患者鼻腔的空气流通;连接段连接在鼻甲段与固定段之间,连接段穿过患者的鼻阀。
进一步地,框架为适配下鼻道的管状长条,框架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孔。
进一步地,框架内壁朝向其中空内心设置有数根小柱。
进一步地,小柱沿框架的轴向成螺旋状排布。
进一步地,框架的横截面为类圆形或类椭圆形或C型;其中,内芯形状与框架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地,框架的侧壁沿其轴向开设有开口。
进一步地,固定段的轮廓尺寸大于患者的鼻阀内径。
进一步地,固定段为圆环,圆环直径大于患者鼻阀内径。
进一步地,固定段还包括数根一端连接在圆环上、另一端连接在圆环的圆心处的支架。
进一步地,连接段包括至少一根连接在固定段与鼻甲段之间的软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290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氢能物流车倒车影像支架及倒车影像组件
- 下一篇:一种毛发种植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