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成孔式旋喷抗浮锚杆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30446.0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1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蒋红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中坚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46 | 分类号: | E02D5/46;E02D31/12;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7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孔式旋喷抗浮锚杆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成孔式旋喷抗浮锚杆,主要包括:桩体和钢筋笼,所述桩体采用高压旋喷桩,且直径设置为500~600mm,所述钢筋笼设置于桩体内,所述钢筋笼的钢筋数量至少为3根,且均匀分布,沿所述钢筋笼轴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加强箍。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的抗浮锚杆抗拔承载力较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成孔式旋喷抗浮锚杆。
背景技术
传统抗浮锚杆,是建筑工程地下结构抗浮措施的一种。近年来,为了更好的解决用地紧张,地下空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工程中就出现了遇到地下水位较浅的大型地下构筑物如地下或露天游泳池、大型地下室、大型地下洞室等。由于该类地下结构物建筑面积大、基础埋藏较深,上部建筑层数相对较少,在历史最高地下水位情况下,主体结构自重不足以抵抗地下水的上浮力,地下结构物的抗浮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这些地下结构在抗浮设计中较多的采用抗浮锚杆的形式。
一、工艺原理
利用小型钻机在地基土内成孔,在孔内放置钢筋并进行注浆、养护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在地基土体内形成钢筋与水泥砂浆(水泥浆)组成的锚固体,然后将锚杆钢筋与基础底板或承台锚固连接,通过抗浮锚杆锚固体提供的抗拔力,来有效抵抗地下水的上浮力。
二、适用范围
构筑物体型较大、地下水位较浅、基础埋藏较深、建筑层数较少、结构自身重量不能满足抵抗地下水浮力的结构物或构筑物的抗浮施工。
传统抗浮锚杆施工技术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锚固体直径较小,一般直径为150mm,单根抗浮锚杆能提供的抗拔承载力相对较小,故抵抗相同大小的上浮力需要的锚杆数量较多;
2、锚杆施工时成孔后孔内注浆材料全部为水泥砂浆或纯水泥浆,水泥消耗量较高,相对造价也较高;
3、传统锚杆进行注浆施工时,注浆压力较小,锚固体与周边土体之间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较小,单根抗浮锚杆的抗拔承载力也就比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成孔式旋喷抗浮锚杆,能够解决现有的抗浮锚杆抗拔承载力较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内容包括:一种成孔式旋喷抗浮锚杆,主要包括:桩体和钢筋笼,所述桩体采用高压旋喷桩,且直径设置为500~600mm,所述钢筋笼设置于桩体内,所述钢筋笼的钢筋数量至少为3根,且均匀分布,沿所述钢筋笼轴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加强箍。
优选地,所述钢筋笼的顶端具有向外设置的延伸部。
优选地,每根钢筋向外的延伸部等角度分布。
优选地,在基础底板内的钢筋笼处设置有环形的止水带。
优选地,沿钢筋笼轴向每隔2~3米设置有一组居中支架。
优选地,在所述钢筋笼的底部设置有一环形钢板,所述环形钢板处开设有与钢筋数量相同的钢筋孔,所述钢筋笼与环形钢板之间通过螺母固定。
优选地,所述止水带采用遇水膨胀的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环形钢板的厚度设置为至少6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比较成熟,施工设备较小,施工方便,成桩速度快,施工工期短;
2、相比传统抗浮锚杆锚固体,旋喷桩直径相对较大,采用旋喷桩做锚固体,可以获得的抗拔承载力相对较高;
3、旋喷桩锚固体充分利用了孔内的回填土,通过高压喷射的水泥浆与孔内回填土搅拌形成水泥土锚固体,可以大大减少水泥的使用量,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工程造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中坚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苏州市中坚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304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水机轴承座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纯净水过滤系统的组合型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