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上风电防雷接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34119.2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99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松;张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寅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80/30 | 分类号: | F03D80/3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乐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30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防雷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防雷接闪系统,一种海上风电防雷接闪系统,包括叶尖接闪组件、叶身接闪组件、第一固定连接组件、第二固定连接组件和铜带,叶身接闪组件背胶,两端带有长条状固定件,第一固定连接组件包括安装座和上盖,安装座通过防脱落螺丝固定于位于叶片叶身两侧的第一凹槽中并可与固定于背面对应安装座电连接,安装座内部设有组合槽,组合槽内装有与之匹配的楔形填充件且通过防脱落螺丝固定,楔形填充件上设有可固定铜带的螺丝孔,上盖通过防脱落螺丝固定于安装座上且下表面一侧设有与铜带匹配的第二凹槽,下表面另一侧设有与叶身接闪组件匹配的第三凹槽。该设计增强了叶片避雷效果,分段设计便于维护,防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海上风电防雷接闪系统。
背景技术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洁净能源,伴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量的增加,许多风力发电项目在推进。风电机组高度和叶轮直径的不断增加以及所处的环境使其极易遭受雷击破坏,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风电机组的雷击防护尤为重要。
现有的避雷接闪系统,主要是采用接闪器与引下线相结合,将雷击电流引入轮毂,再引入大地。统计表面,采用这种方式防雷接闪系统,由于下引导线对雷电弧的吸引作用,仍有相当风电机组叶片遭受到雷击破坏,可见,还需要对叶片防雷接闪系统进行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上风电防雷接闪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中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上风电防雷接闪系统,包括叶尖接闪组件、叶身接闪组件、第一固定连接组件、第二固定连接组件和铜带,所述叶身接闪组件背胶,且所述叶身接闪组件两端带有半圆形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组件包括安装座和上盖,所述安装座通过防脱落螺丝固定于位于叶片叶身两侧的第一凹槽中并可与固定于背面对应所述安装座电连接,所述安装座内部设有组合槽,所述组合槽内装有与之匹配的楔形填充件且通过防脱落螺丝固定,所述楔形填充件上设有可固定所述铜带的螺丝孔,所述上盖通过防脱落螺丝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且下表面一侧设有与所述铜带匹配的第二凹槽,下表面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叶身接闪组件匹配的第三凹槽。
优选的,所述叶尖接闪组件两侧下端通过防脱落螺丝与所述铜带电连接,且每侧设置至少一组所述铜带,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中且无裸露接头。
优选的,所述叶身接闪组件为铜网,两端带有半圆形固定件,所述叶身接闪组件从位于叶片根部的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组件沿着所述叶片主梁延伸至靠近叶尖的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组件,且宽度比主梁略宽,四周圆滑且形状与所述叶片叶身、所述第一凹槽匹配。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所述上盖、所述组合槽、所述楔形填充件的边缘经过圆角处理,所述上盖略大于所述安装座。
优选的,所述组合槽、所述楔形填充件的长度与所述叶身接闪组件宽度、所述半圆形固定件长度匹配。
优选的,固定于叶身的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组件至少有两个,叶身两侧每一侧至少安装一个,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组件区别于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组件,在所述上盖下表面设有与所述叶身接闪组件匹配且对称的第三凹槽。
优选的,所述铜带、所述叶身接闪组件、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中,且略低于所述第一凹槽顶部边缘。
优选的,所述铜带与所述叶尖接闪组件、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组件连接处,所述叶身接闪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连接组件、所述第二固定连接组件连接处涂有电接触导电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取消了传统防雷接闪系统位于叶片内部的下引导体线,消除了下引导线对雷电弧的吸引作用,叶片表面的铜网对叶片形成良好屏蔽,叶身接闪组件分段,便于维护,背面带胶和固定连接件结合,有效防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寅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寅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341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