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跆拳道特技击破的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35071.7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09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方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明军 |
主分类号: | A63B71/12 | 分类号: | A63B71/12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闫日旭 |
地址: | 410019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跆拳道 特技 击破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跆拳道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跆拳道特技击破的保护装置,包括护膝壳,所述护膝壳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缓冲柱,若干个所述缓冲柱的材质为橡胶,所述护膝壳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缠绕带,所述缠绕带之间通过魔术贴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护膝壳和内垫配合能够较好的保护好使用者的膝部,在发生意外时,橡胶材质的缓冲柱能够对冲击力进行缓冲,防止较硬的护膝壳直接与人体接触,提高了整体保护装置的缓冲性能;护膝壳与内垫为便捷拆卸设置,在需要清洁内垫时,只需要揭开魔术贴粘带,再从插槽中拔出内垫即可,内垫的拆卸非常方便简单,便于对内垫进行单独清洁,防止汗液存留在内垫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跆拳道保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跆拳道特技击破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跆拳道,是现代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之一,是一种主要使用手及脚进行格斗或对抗的运动。跆拳道起源于朝鲜半岛,早期是由朝鲜三国时代的跆跟、花郎道演化而来的,韩国民间流行的一项技击术。“跆拳道”一词,是1955年由韩国的崔泓熙将军命名。崔泓熙将军早年在留学日本时,学习了日本松涛馆流空手道,并将其与韩国传统武技跆跟、手搏等技术融入到跆拳道中去。总之,现代的跆拳道是结合当代东亚武技之长的韩国发源武术运动之一。跆拳道是经过东亚文化发展的一项韩国武术,以“始于礼,终于礼”的武道精神为基础。其脚法占70%。跆拳道的套路共有25套;另外还有兵器、擒拿、摔锁、对拆自卫术及10余种基本功夫等。跆拳道击破是使用人体的各类关节(拳、掌、肘、膝、脚)等部位,运用一定的威力或技术对没有生命的物体(木板、砖、瓦、石板、冰块等)进行击破来测试或评价技量和威力的一项功力运动。在跆拳道击破过程中,使用者需要护着膝部,需要带膝部的保护装置。现有的膝部保护装置就是护膝,多为一体式。
现有的跆拳道特技击破的保护装置:
现有的保护装置的外壳较硬,整体的缓冲效果不够好,并且现有的保护装置为一体式,保护装置的内侧与人体贴合,容易存留汗液,不便拆卸清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跆拳道特技击破的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跆拳道特技击破的保护装置,包括护膝壳,所述护膝壳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缓冲柱,若干个所述缓冲柱的材质为橡胶;
所述护膝壳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缠绕带,所述缠绕带之间通过魔术贴连接,所述护膝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顶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侧插接有内垫,若干个所述缓冲柱顶在内垫的外侧;
所述护膝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魔术贴粘带,所述内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魔术贴粘贴部,所述魔术贴粘带与魔术贴粘贴部连接,所述护膝壳通过魔术贴粘带和魔术贴粘贴部与内垫连接。
可选的,所述护膝壳与缓冲柱、缠绕带、安装部和魔术贴粘带为一体结构,所护膝壳为硬质塑料,抗冲击能力强。
可选的,若干个所述缓冲柱圆周阵列在护膝壳的内侧,若干个所述缓冲柱的一端与内垫的外侧贴合。
可选的,所述插槽的形状与内垫的形状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内垫的顶部与护膝壳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内垫护在人体的膝部表面,所述内垫为填充海绵垫,质地较软,佩戴舒适。
可选的,所述魔术贴粘贴部与魔术贴粘带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魔术贴粘贴部的数量为三个,护膝壳与内垫为便捷拆卸设置,在需要清洁内垫时,只需要揭开魔术贴粘带,再从插槽中拔出内垫即可,内垫的拆卸非常方便简单,便于对内垫进行单独清洁,防止汗液存留在内垫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明军,未经方明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350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