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颌骨切割导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35083.X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28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方珍珍;郁家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光韵达数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7 | 分类号: | A61B17/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颌骨 切割 导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颌骨切割导板,包括左侧颌骨切割导板及右侧颌骨切割导板,左侧颌骨切割导板与右侧颌骨切割导板结构一致且为对称结构,左侧颌骨切割导板包括左侧板体、左后端延伸板、左前端延伸板及左上端延伸板,左后端延伸板远离左侧板体一端设置有左后端卡扣,左前端延伸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左下端卡扣,右侧颌骨切割导板包括右侧板体、右后端延伸板、右前端延伸板及右上端延伸板,右后端延伸板远离右侧板体一端设置有右后端卡扣,右前端延伸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右下端卡扣,右上端延伸板的顶端设置有右上端卡扣,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稳定固定在下颌骨表面上,用摆锯沿下缘曲面直接切割下颌骨,起定位和导向作用,另外能避免伤及颏神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颌骨切割导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下颌骨切割导板。
背景技术
由于颅颌面外科技术的高度发展,面部轮廓手术已经成为常规的成熟手术,除了发育不良导致的颌面畸形外,审美的变化引起了国内数十万例求美者进行面部轮廓中部分骨骼的去除、上下颌骨的重新排列等骨骼手术,其中下颌骨整形占据了非常多的比例,现在常规的手术过程为:1、求美者头颅的CBCT或者CT片;2、根据求美者的需求,主刀医生在CBCT或者CT胶片上标识出需要去除的下颌骨骨量;3、按照手术规范,医生分离软组织与下颌骨;4、主刀医生术中利用特制的工具在求美者下颌骨上标识出切割线,或者凭借长期的手术经验利用动力工具直接切割下颌骨,去除多余的下颌骨。
近些年,数字化技术不断渗透到面部轮廓手术规划中,利用医学影像处理与建模软件,医生可以通过求美者的头颅CBCT或者CT数据获得精准的头颅骨骼三维数据,从而可以实施解剖学数据的测量和模拟手术,与求美者进行更好的沟通,最终确定手术规划。
为了实现这类精准手术,市场上出现了下颌骨切割导板,主要功能是为主刀医生在术中方便标记精准的下颌骨切割线,但是下颌骨切割的方向还是依赖于主刀医生自己的判断和术中实施,很难实现理想的手术规划,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颌骨切割导板,可固定在下颌骨表面上,主刀医生可以用摆锯沿着其下缘曲面直接切割下颌骨,起定位和导向作用,另外能避免伤及颏神经,左侧颌骨切割导板及右侧颌骨切割导板均通过三个卡扣固定在下颌骨表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保证切割精准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颌骨切割导板,包括左侧颌骨切割导板及右侧颌骨切割导板,所述左侧颌骨切割导板与右侧颌骨切割导板结构一致且为对称结构,所述左侧颌骨切割导板与右侧颌骨切割导板均为一体结构;
所述左侧颌骨切割导板包括左侧板体、左后端延伸板、左前端延伸板及左上端延伸板,所述左侧板体的一端设置有左后端延伸板,所述左侧板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左前端延伸板,所述左侧板体的上端设置有左上端延伸板,所述左后端延伸板远离左侧板体一端设置有左后端卡扣,所述左前端延伸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左下端卡扣,所述左上端延伸板的顶端设置有左上端卡扣,所述左后端卡扣、左下端卡扣及左上端卡扣均向左侧板体的内侧方向设置;
所述右侧颌骨切割导板包括右侧板体、右后端延伸板、右前端延伸板及右上端延伸板,所述右侧板体的一端设置有右后端延伸板,所述右侧板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右前端延伸板,所述右侧板体的上端设置有右上端延伸板,所述右后端延伸板远离右侧板体一端设置有右后端卡扣,所述右前端延伸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右下端卡扣,所述右上端延伸板的顶端设置有右上端卡扣,所述右后端卡扣、右下端卡扣及右上端卡扣均向右侧板体的内侧方向设置。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下颌骨切割导板,其中,所述左后端延伸板、左前端延伸板及左上端延伸板与左侧下颌骨相配合,所述右后端延伸板、右前端延伸板及右上端延伸板与右侧下颌骨相配合,便于和下颌骨的左右侧相互匹配。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下颌骨切割导板,其中,所述左侧颌骨切割导板及右侧颌骨切割导板的板体厚度为1.0mm-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光韵达数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光韵达数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350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舱内抓手升降式送餐装置
- 下一篇:休克急救专用药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