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腔肠道给药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41777.4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71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董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M2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灿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6 | 代理人: | 朱妃 |
地址: | 21001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腔肠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腔肠道给药导管,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一端设置有入体球,所述外管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外管的一端设置有注射插口,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压力阀门,所述外管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卡环,所述外管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外管与内管,实现双腔室流通,可以实现注药与排污双向进行,保证肠道表面清洁,加快药物的吸收,同时可以方便减轻患者的压力,使给药过程更加顺利,该双腔肠道给药导管,通过设置有卡环,可以保证入口处,外管的顺利进入,同时结合头端的入体球,可以减轻导管入体的挤压感与蠕动感觉,通过设置有单向阀,可以有效阻止药液倒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腔肠道给药导管。
背景技术
肠道给药导管为喂药困难或者消化道具有疾病的患者进行灌入药物的专用导管,可以将药物直接灌入到肠道中,通过肠道进行吸收进行作用,可以实现见效较快,对人们进行治疗,哺乳动物的肠包括小肠、大肠和直肠3大段。大量的消化作用和几乎全部消化产物的吸收都是在小肠内进行的,大肠主要浓缩食物残渣,形成粪便,再通过直肠经肛门排出体外。
现有的肠道只有一个给药腔,易于造成肠道内部压力较大,从而使患者感受痛苦,而且可能造成药液回流,造成药液的浪费,而且在深入过程中,由于外部较为干燥,使导管在进入的过程较为困难,给患者带去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双腔肠道给药导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腔肠道给药导管,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一端设置有入体球,所述外管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外管的一端设置有注射插口,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压力阀门;
所述外管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卡环,所述外管的表面设置有刻度;
所述外管的内部设置有内管,所述内管远离外管的一端延伸至外管的外部,所述内管远离外管的一端设置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端设置有给药管,所述给药管远离三通管的一端设置有药剂;
所述三通管远离给药管的一端设置有清洗管,所述清洗管远离三通管的一端设置有插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卡环包括卡球部,所述卡球部的右侧面设置有挡环,所述挡环的直径为卡球部直径的1.5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药剂放置于球形囊中,所述球形囊与给药管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卡环与外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橡胶,且外管与内管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内管与外管形成两个腔室,所述两个腔室分别为治疗腔与排污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给药管与清洗管的内部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内管与外管的连接处密封处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外管的外表面且位于卡环的右侧设置有插入把手,所述插入把手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入体球的外表面设置有流入口,所述流入口与排污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双腔肠道给药导管,通过设置有外管与内管,实现双腔室流通,可以实现注药与排污双向进行,保证肠道表面清洁,加快药物的吸收,同时可以方便减轻患者的压力,使给药过程更加顺利。
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双腔肠道给药导管,通过设置有卡环,可以保证入口处,外管的顺利进入,同时结合头端的入体球,可以减轻导管入体的挤压感与蠕动感觉,通过设置有单向阀,可以有效阻止药液倒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未经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417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镜手术治疗车
- 下一篇:一种无螺纹旋转带锁圆筒塑料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