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全自动换杆功能的便携式锚杆钻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43316.0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32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徐诗虎;赵东洋;苏国用;杨豚;童佳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15/00 | 分类号: | E21B15/00;E21B19/14;E21B19/18;E21D2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全自动 功能 便携式 钻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全自动换杆功能的便携式锚杆钻机,该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机构、换杆机构、机械手机构、推移油缸机构、主液压缸、液压马达机构、机箱、悬挂油缸、上机械手轴套、下机械手活塞杆套板、锚杆。本发明提供的可载式全自动换杆锚杆钻机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一次能储存多根锚杆,可通过双机械手结构实现锚杆的定位、紧固、安装,防止在换杆过程中出现甩杆的隐患,具有全自动换杆功能;所述锚杆钻机可以装备于任何需要锚杆支护的设备上,具有多机位的便携式结构,实现多台锚杆钻机与协同设备同时工作,对主体设备适用性强,安全性好,锚护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全自动换杆功能的便携式锚杆钻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煤矿综采技术装备的发展和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使煤矿井下巷道掘进工程量剧增,目前掘进机装备在数量和品质上有了大的突破,相比之下,掘锚不平衡的现况更加突出,锚支护装备的发展成为限制巷道快速掘进的重要因素。目前煤矿井下大多采用单体锚杆钻机、机载锚杆钻机,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典型的单体锚杆钻机代表专利有“CN112065478A”、“CN111852346A”等。掘进机与单体钻机配合是我国煤矿巷道目前最主要的巷道掘进方式,但该工艺中掘进与支护分开作业,机械化程度低,单体锚杆钻机无法进行自移,机动性能差,每次在掘进工作完整后,依靠人工搬运锚杆钻机施工锚杆、锚索;在每次打杆结束后,靠工人将锚杆钻机运送到到下一锚护位置,然后人工装填锚杆,工作过程一直需要工人在机器前操作,且无法进行多机位同时运行,劳动强度大、锚护效率低;工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在还未支护的狭窄区域里进行施工,可能会有落石等危险,安全性差。
典型的机载锚杆钻机机型比如锚杆钻车、掘锚机等,代表专利有“CN104912484A”、“CN110454087A”、“CN112081612A”等。机载锚杆钻机是将锚杆钻机装于一个可自移的设备上,采用掘锚联合机组完成掘锚作业,锚护效率较高,适用于单巷掘进、顶板需要及时支护的复杂巷道,在适宜的条件下,成巷速度可达到每月一千米以上。但是其缺点也不容小视:第一,国内煤矿生产所采用的机载液压锚杆钻机自动化程度不高,大部分锚杆钻机只是实现了钻孔功能的自动化,钻杆装入钻孔、紧固锚杆等功能无法自动实现,会引起诸如钻孔效率低、引起堵杆故障等不良后果;第二,装备各子机构之间协同能力较差,上述已公开装备大多都是结构的叠加,未考虑到实际作业时的复杂工序,导致锚固效果差;第三,受限于巷道狭小的环境,现有的锚杆钻机体积笨重,只能单个或少数同时工作,空间利用率不高,总体效率低;第四,在换杆的过程中,需要多个工人将锚杆换好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锚杆距离液压马达上有一定距离和高度,人工完成就显得尤为吃力,导致实际生产时劳动强度大,人工安装锚杆若操作不当,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发明一种能够实现全自动换杆的便携式锚杆钻机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全自动换杆功能的便携式锚杆钻机,该发明突破现有技术的限制,实现全自动换杆的同时,与其他设备协同作业,多台锚杆钻机同时工作,提高狭小巷道下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全自动换杆功能的便携式锚杆钻机,包括固定支架机构、换杆机构、机械手机构、推移油缸机构、主液压缸、液压马达机构、机箱、悬挂油缸、上机械手轴套、下机械手活塞杆套板、锚杆;所述固定支架机构焊接在机箱的侧板上,所述换杆机构焊接在机箱的底板上,所述上方的机械手机构通过上机械手轴套与悬挂油缸的缸体连接,下方的机械手机构通过下机械手活塞杆套板与悬挂油缸的缸杆连接,所述推移油缸机构对称地焊接在机箱的顶板上,所述主液压缸被螺栓分别固定在机箱的顶板、底板上,所述液压马达机构上的耳板与主液压缸上的耳板螺栓连接,实现液压马达机构与主液压缸的同步移动,所述悬挂油缸的缸体被螺栓对称地固定在推移油缸机构上,所述机箱的顶板上开有孔,锚杆可由此被推出机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433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户外净水充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备自动开关功能的智慧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