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保护板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44092.5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80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凯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50/519;H01M50/502 |
代理公司: | 揭阳市博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2 | 代理人: | 黄镜芝;黄少松 |
地址: | 515525 广东省揭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保护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保护板的连接结构,所述保护板包括一“铜钱”状PCB板体,在板体上设有刻蚀电连线和电子元件,在板体的中间设有碰焊窗口,电子元件置于板体的正面,在板体的正面还设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在板体背面设有一对负极连接片,负极连接片位于碰焊窗口的一对对边上;负极连接片与板体固定连接,其中至少有一片与负极端子电连接;在负极连接片的下面设有负极碰焊连接片,负极碰焊连接片与负极连接片固定电连接。使用时,只要将电路板置于锂电池的负极端面处,碰焊装备通过碰焊窗口即可将负极碰焊连接片与锂电池的负极碰焊电连接,具有结构新颖,连接牢固可靠,工艺简单可行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保护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使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正常工作,现有锂电池均设置保护电路,将保护电路制成电路板附设于锂电池上,电路板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分别与锂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在18650(圆柱状)锂电池中,现有普遍采用如下方法:第一是将电路板附设于锂电池的侧面,电路板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分别引出条状连接片,条状连接片再与锂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焊接连接),该方法的生产工艺较为简单成熟,其缺点是电路板附设于锂电池的侧面影响外观,且电路板易脱落影响其使用寿命;第二种方法是将电路板制成圆形,其直径略小于锂电池的端面的直径,并将电路板附设在锂电池的负极端面上,电路板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分别引出条状连接片,条状连接片再与锂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正极连接片与锂电池的正极焊接连接与第一种方法基本相同,但负极连接片与锂电池的负极焊接方法较为复杂:1、准确计算负极连接片的长度;2、将电路板反转(正面向下);3、将负极连接片与锂电池的负极焊接连接;4、将电路板上翻(正面向上),置于锂电池的负极端面上;5、最后,将正极连接片与锂电池的正极焊接连接。本方法的优点是改善了电路板附设于锂电池上的外观质量,其缺点是:焊接连接方法较为复杂,且工艺要求高,易产生负极焊接连接因电路板翻转时脱落或松动(脱焊),电路板附设于锂电池负极端面上仍处于松动(非固定)状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锂电池保护板连接结构的缺点,提供一种锂电池保护板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护板包括一“铜钱”状PCB板体,在板体上按常规设有刻蚀电连线和电子元件,电子元件包括集成块、电容和电阻等,在板体的中间设有通孔状的碰焊窗口,电子元件置于板体的正面,在板体的正面还设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在板体背面设有一对负极连接片,负极连接片位于碰焊窗口的一对对边上;负极连接片与板体固定连接,其中至少有一片与负极端子电连接;在负极连接片的下面设有负极碰焊连接片,负极碰焊连接片跨越碰焊窗口并与碰焊窗口两边的负极连接片固定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护板置于锂电池的负极端面上,负极碰焊连接片与锂电池的负极端碰焊电连接,正极端子通过正极连接片与锂电池的正极端碰焊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主要适合于18650锂电池使用,也适合于其它圆柱体锂电池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不涉及电路板的电子电路的结构,仅涉及保护板的形状以及保护板与锂电池的附设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电路板的板体设置成铜钱状,外周与锂电池(18650)的端面相一致,在板体的中间设有碰焊窗口,在碰焊窗口处设有负极碰焊连接片,负极碰焊连接片通过负极连接片与电路板的负极连接,电路板附设于锂电池(18650)时,只要将电路板置于锂电池的负极端面处,碰焊装备通过碰焊窗口即可将负极碰焊连接片与锂电池的负极碰焊电连接,一方面可以将电路板碰焊固定在锂电池的负极端面处,另一方面,也实现电路板的负极与锂电池的负极电连接,电路板的正极端子再通过正极连接片与锂电池的正极端碰焊电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锂电池保护板的连接结构,具有结构新颖,连接牢固可靠,工艺简单可行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图3为实施例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主视图,图2为后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保护板附设于锂电池(18650)上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凯,未经王志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440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智能水表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快速冻融循环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