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脏污的喷氨管道反吹角阀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46648.4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79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石伟伟;韦红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兴核智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08;F17D3/01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李建芳 |
地址: | 323908 浙江省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脏污 管道 反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脏污的喷氨管道反吹角阀,安装在喷氨支管上,包括三通阀体、反吹阀芯和操作阀杆;三通阀体包括相互连通的进口段、出口段和反吹段,进口段和出口段均连接喷氨支管,喷氨支管内氨空混合气体从进口段流向出口段;反吹阀芯设置在反吹段内且紧邻进口段与出口段的连接处,反吹阀芯与反吹段侧壁之间形成密封面,密封面的几何中心距离喷氨支管轴线的距离不大于喷氨支管内径D的2倍;操作阀杆一端与反吹阀芯连接、另一端从反吹段侧壁伸出反吹段。本实用新型防止脏污的喷氨管道反吹角阀,主要用于脱硝喷氨管路的防堵,尤其适用于疏通由于尿素结晶及管道腐蚀而形成的污垢,反吹时不会带入脏污杂质,具有防结晶堵塞、使用方便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脏污的喷氨管道反吹角阀,属于阀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SCR脱硝工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烟气脱硝工艺,其中最主要的有以液氨为还原剂的SCR脱硝工艺系统和以尿素为还原剂的SCR脱硝工艺系统。以液氨为还原剂的SCR脱硝工艺系统主要由催化反应器、氨储存及供应系统、氨喷射系统及相关的测试控制系统等组成。液氨法SCR脱硝系统具有较为成熟的技术工艺体系,且系统的复杂性较低,系统响应性较快,工艺流程中生成的产物能完全分解,不存在脱硝副产物,因此潜在的管道堵塞问题较小,但是液氨存储的危险系数较高。
为提高脱硝喷氨系统安全性,当前业内要求脱硝工艺改用以尿素为还原剂,与液氨法不同,利用尿素作为脱硝还原剂时,需要采用专门的设备将尿素转化为含氨气浓度较高的混合气(产品气),之后送至喷氨系统。尿素制氨的方法主要有水解法和热解法,不论采用哪种方法,均易存在尿素结晶导致喷氨管路堵塞的问题;此外,尿素水解过程中会生成一些酸性物质(如氨基甲酸铵等),进而严重破坏不锈钢表面的氧化膜,使系统的腐蚀速度加快,超过190℃时,一般的不锈钢材料(如304SS)会遭受严重腐蚀,当超过220℃时,即使采用钛(Ti)等耐腐蚀材料,系统也会遭受腐蚀。管道和设备腐蚀造成的脏污杂质最终都会进入喷氨管道,最终可能造成喷嘴或喷氨支管的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脏污的喷氨管道反吹角阀,具有防结晶堵塞、使用方便、实用性强、不会带入脏污杂质等优势,主要用于脱硝喷氨管路的防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止脏污的喷氨管道反吹角阀,安装在喷氨支管上,包括三通阀体、反吹阀芯和操作阀杆;三通阀体包括相互连通的进口段、出口段和反吹段,进口段和出口段均连接喷氨支管,喷氨支管内氨空混合气体从进口段流向出口段;反吹阀芯设置在反吹段内、且紧邻进口段与出口段的连接处,反吹阀芯与反吹段侧壁之间形成密封面,密封面的几何中心距离喷氨支管轴线的距离不大于喷氨支管内径D的2倍;操作阀杆一端与反吹阀芯连接、另一端从反吹段侧壁伸出反吹段。
申请人经研究发现,喷氨支管内的高温介质(氨空混合气体)遇冷会冷凝结晶,还存在腐蚀性,若反吹段存在较长流动死区,也即若密封面的几何中心距离喷氨支管轴线太远,在密封面处会存在结晶或腐蚀物质,且流动死区内容易堆积污垢,进而造成压缩空气反吹时带入污垢,加剧喷氨管路堵塞风险,经实践,采用本申请上述技术方案,三通阀体与反吹阀芯之间形成密封面、紧邻高温氨空混合气体流经的进口段和出口段,且密封面的几何中心距离喷氨支管轴线的距离不大于喷氨支管内径D的2倍,这样避免了反吹段的流动死区,能够避免反吹角阀三通阀体的反吹段积垢或结晶问题,当反吹压缩空气通入,不致于带入脏污杂质。
正常使用时,三通阀体的进口段和出口段的端部分别焊接在所在一侧的喷氨支管上,氨空混合气体从进口段流向出口段,若喷氨支管及下游对应喷氨格栅存在堵塞问题时,从三通阀体的反吹段的端部通入压缩空气进行反吹。
为了提高三通阀体与反吹阀芯之间密封面的封严性以及防止脏污杂质影响反吹角阀的启闭,上述反吹阀芯为半球结构、且相对密封面的几何中心偏心安装,以提高密封面处的压紧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兴核智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兴核智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466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UPS电源的安全防护机构
- 下一篇:外墙软瓷砖揉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