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型智联供水三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51601.7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63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德忠;宋静;马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国泰创新供水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7/07 | 分类号: | E03B7/07;E03B11/16 |
代理公司: | 山东恒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47 | 代理人: | 蔡卫娟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供水 三罐式无负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智能型智联供水三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所述水泵机组与流量调节器相连,所述水泵机组的出水端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超压保护器、压力变送器三,且水泵机组的出水管网连接有智能控制多路调配器,所述水泵机组通过智能控制多路调配器与缓冲器一相连,所述缓冲器一的出水端连接有增压泵,且缓冲器一通过增压泵与缓冲器二相连。本实用新型不仅解决占地面积大、投资大问题,可实现对市政管网给水流量补偿,对用户管网稳压、稳流,缓冲停泵水锤,避免夜间小流量用水时,水泵机组频繁启动,全密封连接,用户用水卫生无污染,智能化控制,叠压供水,节能效果显著,物业管理方便与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智能型智联供水三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供水设备一般是采用气压供水方式、变频供水方式和单罐叠压供水方式,其中气压供水方式主要是城镇自来水进入低位水池,由增压泵增压后送至气压罐,然后向用户供水,变频供水方式是城镇自来水进入低位水池,由变频泵设定供水压力,随用水量变化而压力变化,向用户供水,单罐叠压供水方式由罐体、水泵机组、变频调速控制柜、压力罐等组成,其优点是不需建水池、水箱等,占地少,投资小。
传统的气压供水方式缺点是投资大、占地多,增压泵启停频繁,容易损坏等,而变频供水方式缺点是投资大、占地多,建成慢,单罐叠压供水方式但由于罐体容积小,调节能力就小,无补偿能力,夜间小流量用水时,水泵频繁启动,电机机封容易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智能型智联供水三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型智联供水三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型智联供水三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水泵机组,所述水泵机组与流量调节器相连,所述流量调节器的前侧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自动排气阀、压力变送器一,所述水泵机组的出水端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超压保护器、压力变送器三,且水泵机组的出水管网连接有智能控制多路调配器,所述水泵机组通过智能控制多路调配器与缓冲器一相连,所述缓冲器一的出水端连接有增压泵,且缓冲器一通过增压泵与缓冲器二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智能控制多路调配器的外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压力变送器二、压力开关一、压力开关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泵机组与缓冲器一之间连接有输水管道,输水管道沿流通方向依次设置有电动球阀、常开电池阀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流量调节器的进水管道上沿流通方向依次设置有减压阀、常开电池阀二,所述增压泵的排水管道上设置有常闭电池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泵机组、自动排气阀、压力变送器一、增压泵、智能控制多路调配器、超压保护器、压力变送器三均与智能控制器呈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不仅解决占地面积大、投资大问题,可实现对市政管网给水流量补偿,对用户管网稳压、稳流,缓冲停泵水锤,避免夜间小流量用水时,水泵机组频繁启动,全密封连接,用户用水卫生无污染,智能化控制,叠压供水,节能效果显著,物业管理方便与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型智联供水三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泵机组;2、流量调节器;3、自动排气阀;4、压力变送器一;5、缓冲器一;6、缓冲器二;7、增压泵;8、电动球阀;9、压力变送器二;10、智能控制多路调配器;11、超压保护器;12、压力变送器三;13、压力开关一;14、减压阀;15、压力开关二;16、智能控制器;a、常开电池阀一;b、常闭电池阀;c、常开电池阀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国泰创新供水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国泰创新供水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516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