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抛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53924.X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93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蒋易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9/00;B24B41/04;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欣然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抛光装置,包括:机床刀柄、固定连接于机床刀柄的安装组件以及连接于安装组件的抛光组件;安装组件包括与机床刀柄固定连接的壳体以及弹性部件;弹性部件设于壳体和抛光组件之间,抛光组件相对于壳体可移动设置。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抛光装置的安装组件固定连接于机床刀柄,CNC机床的行程较大,可以实现对大尺寸产品的弧边的抛光处理;机床刀柄可直接安装于CNC机床,可以避免磨边之后重新对产品进行装夹,减少周转,缩短产品的加工工期,提高产品良率。在抛光组件接触产品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缓冲力,可以避免抛光组件作用于产品的力过大,将产品损坏;同时也可以延长抛光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玻璃抛光机构一般针对尺寸较小的2.5D弧边产品(长度、宽度均小于700mm的产品)进行抛光,在抛光的过程中一般通过上下两个磨盘对玻璃表面和弧边进行抛光,为了顺利实现对玻璃表面和玻璃弧边的抛光,磨盘的尺寸需超过产品尺寸的两倍以上;在对大尺寸的产品(长度或宽度大于700mm的产品)进行抛光时,由于产品本身的尺寸较大,如果继续通过磨盘对其进行抛光,则会导致机台无法制作、抛光没有可操作性;另外,大尺寸的磨盘在对产品进行抛光时,会破坏产品的表面,产生光影不直等光学现象,增加了产品报废的可能。
另外,现有技术中在对小尺寸的2.5D弧边产品的弧边进行抛光时,一般需要将产品立起固定,然后使用毛刷对产品的弧面进行抛光;在对大尺寸的产品的弧边进行抛光时,由于产品尺寸较大,立起固定比较困难,很难实现。
综上所述,如何实现对大尺寸产品的弧边的抛光,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抛光装置,可以安装于CNC机床,在机床主轴的带动下实现对大尺寸产品的弧边的抛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抛光装置,包括:机床刀柄、固定连接于所述机床刀柄的安装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安装组件的抛光组件;
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与所述机床刀柄固定连接的壳体以及弹性部件;
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和所述抛光组件之间,所述抛光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可移动设置。
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件为缓冲弹簧;
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壳体抵接或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抛光组件抵接或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抛光组件的顶面设置有柱状凸起,所述缓冲弹簧套设于所述柱状凸起的外周部。
优选的,所述壳体具有桶状结构,所述抛光组件的抛光棒至少部分伸入所述桶状结构,所述弹性部件包括位于所述桶状结构内、且环绕设置于所述抛光棒的外周部的弹性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弹性缓冲垫为硅胶材质的弹性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弹性缓冲垫的厚度沿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壳体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腰型孔,所述弹性缓冲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腰型孔位置对应的第二腰型孔,所述抛光棒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腰型孔位置对应的螺纹孔,所述第一腰型孔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
还包括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二腰型孔且与所述螺纹孔配合连接的螺纹柱。
优选的,所述第一腰型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腰型孔关于所述壳体的竖直方向的中间截面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抛光组件包括与所述安装组件连接的抛光棒、抛光磨皮以及连接于所述抛光棒与所述抛光磨皮之间的缓冲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未经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539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助力井盖开盖自动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红酒柜无霜风冷装置